平心而论,只要有教育,只要有学习,就必然有一定负担。从这个意义上说,“减负”其实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只要我们承认并没有完美无缺的教育,就必须承认“减负”本就是与教育探索相伴始终的常态任务。

  平心而论,只要有教育,只要有学习,就必然有一定负担。从这个意义上说,“减负”其实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只要我们承认并没有完美无缺的教育,就必须承认“减负”本就是与教育探索相伴始终的常态任务。

  但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度转型,今天的“减负”较之以往,正呈现出两个重要特点:一是从关注广度看,“减负”正在由教育系统内部的问题,转变为全民共同参与的社会问题;二是从关注的深度看,“减负”正在由学生作业量、在校时间等学习负担的单一问题,转变为包括学生身体、心理、学业等各种要素交织的复杂问题。上述两点转变,正是当下“减负”的困难所在,也正是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强调“减负”的意义所在。

  然而,提“减负”易,治“减负”难。“减负”要想取得决定性成效,还要思考三个方面的问题。

  负担加重背后的社会心理到底是什么

  行为背后一定有相应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减负”从“单一性”问题演变为“复杂性”问题?

  一是社会转型背景下人们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心理。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不仅打破了人们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而且对每个人的自我评价、未来期许都产生了强烈冲击。从股市的变幻莫测到风云人物的“你方唱罢我登场”,老百姓认清了“看你起高楼,看你楼塌了”的现实与冷酷,于这种“不确定”中想起了老祖宗的告诫——“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通过教育增强孩子的竞争力,则是加大社会阶层流动的一种可行性选择。如果说当年我国刚刚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读书无用论”,那么时至今日,更多的人透过“不确定”的生活表象,“确定”地看到了让孩子读书的必要与必然。这种“读书热”虽然带有浓郁的功利主义色彩,但客观上助长了学生学业负担的日益加重。

  二是单一质量观引领下片面学习的畸形竞争心理。一方面,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有增无减。尽管越来越多的父母对“望子成龙”的内涵有了更多更新的解读,更加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及其他方面发展,但是学业成绩始终是 “头等大事”,不顾孩子实际,更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家长自作主张为孩子报这个培训、那个竞赛早已是家常便饭。另一方面,从学校层面看,如何评价教师在促进学生“全面、主动、个性发展”方面的劳动与绩效,目前仍然是一个难题,最为明确也相对公平的依然是看学生考试的平均分、优秀率。为此,很难杜绝教师在课堂上、放学后给学生 “添砖加瓦”。

  由于现实的招生政策不完善,某些重点学校、航母型学校与普通学校的不公平竞争依然客观存在,自然导致普通学校更加重视“起早贪黑”,即使是重点学校也还有一个与其他重点学校竞争的问题,自然也不敢怠慢。这样的学习压力与竞争负担,最终都要加到中小学生单薄、可怜的肩膀上。

  三是多元利益驱使下的从众心理。学生负担加重的外在表现大同小异,但是内因却不同。其中,利益是罪魁:看到有教师靠上小课买了房,有家庭靠办“小饭桌”“晚托班”赚了钱,就会激励更多的教师或者家庭投身客观上加重学生负担的“行列”。一些机构或者个人,为了拉拢生源,极力传播在哪里辅导好、在谁家上小课见效快之类的消息,诱导急于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家长走进课外补习的队伍。只是苦了中小学生的身心。

  “减负”不能减掉什么

  不管出于什么心理,超越了学生身心承受能力的负担就必须减下来。但是,万事总有一个度,“减负”绝不等于“拒负”。

  一是不能减掉对学习目标的追求。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学习资源不断丰富、学习方式不断更新的今天,不爱学习与不会学习的人一定没有未来。汉代刘向说过:“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鼓励、支持、帮助中小学生热爱学习理应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如果因为“减负”减掉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追求,结果只能事与愿违。

  二是不能减掉对刻苦学习的坚守。世界上从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谁也不会随随便便成功。古人云:“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古语依然有极其强烈的现实意义,“清晨不学误一日,少年不学误一生”的旧训绝非经验之谈。“减负”如果减掉了刻苦学习的精神,实际上等于抽掉了青少年成长的脊梁骨。

  三是不能减掉对知识基础的夯实。所谓“减负”,说到底是减掉不必要的或者过了头的简单记忆与机械训练,真正解放学生的身心、解放学生的大脑。但是,学习本身是一项极具科学性的行为,一味死记硬背将学生沦为知识的奴隶固然不对,无视知识储备与积淀的观念和做法也不对。没有厚实的知识基础,很难迁移出相应的生活能力、创新能力,也很难培养出成熟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

  “减负”之后“加”什么

  真正的“减负”,绝不是减少学生作业、控制在校时间那么简单。特别是我们不仅要考虑当前“减负”怎么“减”,还要考虑“减负”之后“加”什么。

  一是对教师而言,要“加”的是对学生成长的全面关注。抛开少数为一己之利加重学习负担的教师,我相信绝大多数教师其实有着一颗帮助学生成长的善良初心。就此而言,教师一定要自觉转变教育观念,真正以一种服务成长的态度,以一种科学研究的精神,着眼于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发展,努力促进自身从单纯“育分”到科学“育能”乃至全面“育人”的转变。

  二是对家长和社会而言,要“加”的是对学校和教师工作的理解与认同。教师的工作专业性很强,家长和社会一方面可以监督教师的教育行为,另一方面必须尊重、理解并支持教师的劳动。只有学校和家庭、家长和教师真正唱出了“同一首歌”,“减负”的愿景才会真正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有保证。

  三是对广大学生而言,要“加”的是全面、个性化的发展。“减负”绝不等于学生不需要负担。所以,对学生总体而言,不必要的负担要减下来,全面发展的负担要加上去;对学生个体而言,不同的学生个性不同、学习基础及家庭背景不同,个人对学习负担与压力承受度也就不同,所以,即使是具体到知识记忆与习题练习,不同的学生也可以有个性化的课表和作业本。至于教师在布置面向全体的“共性任务”的同时,针对不同学生布置“个性化作业”,理应成为“减负”之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道 “风景”。因为说到底,教育就是为了发现每一个人、促进每一个人、成就每一个人。只有适合每一个人的教育,才是真正好的教育。

  “减负”无疑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还青少年一个真正的成长旅程指明了方向。在各种控制在校时间、控制作业总量、保证学生睡眠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如上三个问题,对于推动“减负”工作的常态化,推动学校和教师的良性发展,都有着非常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作者徐明单位系江苏省镇江市教科所)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