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已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在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培养高层次人才以及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成就凸显。

1521505900376_12jpg/></p><p ><img src=https://img.e-chinaedu.cn/uploadfile/1/2022/0717/8d4fd0f8d2bd419jpg title=为中国梦注入不竭动力

  过去5年,中国创新驱动的发展成果让世界惊叹。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

  对此,很多来华留学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是他们学成之后最想带回祖国的“中国创新”。

  与这些“中国创新”相对应,中国教育对外开放在过去5年也呈现出新气象,进入了提质增效的新阶段。

  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5万人,较2012年增长14.49万人,增幅为36.26%。2016年,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3.3万人,较2012年增长15.96万人,增幅为58.48%。逾八成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留学回国与出国留学人数“逆差”在逐渐缩小。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而教育对外开放,正日益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源泉之一。特别是近5年来,我国留学规模持续扩大,布局不断优化,质量再上新台阶,与国家战略契合度显著提高,必将在实现国家战略中发挥重要的人才支撑性作用。

  近5年来,关于留学回国人员的故事一直“刷屏”各大媒体。

  因病逝世的“时代楷模”、海归科学家黄大年,放弃美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密码之父姚期智,行业领军人物施一公、谢晓亮,集体归国并投身合肥科学岛的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王俊峰、刘青松、刘静、王文超等。这些人,积极为民族复兴大业扛起如山的责任。

  从供给侧发力,这5年,国家公派留学也始终立足国家战略全局最重大最紧迫的需求来谋划,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已形成“面上铺开”格局之后,强化“高端引领”,在若干关键领域形成“人才高地”。

  今天,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攻读学历课程,学历生和研究生占比实现双增长。2016年,在华学历生人数达21万人,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47.4%,比2012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硕、博研究生人数达6.4万人,占总人数的14.4%,比2012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

  来华留学工作,是我们发挥大国影响、传播中国文化、树立中国形象、推动世界认同的奠基工程。

  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2049年,中国教育将稳稳地立于世界教育的中心,引领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展望未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这样说。

  如今,中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并且正在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面对挑战教育的全球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2013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主席;2017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原主任展涛正式掌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

  发展中的中国,给世界注入了新的生机。

  “鲁班工坊”“中非20+20”“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阿拉伯大学校长论坛”“中国—拉美教育交流平台”和“金砖国家大学联盟”……过去的5年中,中国在双边和多边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亮出中国教育名片。

  中国的教育,也在对世界教育产生影响。从今年1月起,英国8400多所小学开始选择使用翻译自中国的数学教材。小学数学教材只是开始,因为中国高等教育也正在跨越式走出国门。

  2016年,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正式开办,成为第一所在海外设立的中国知名大学分校。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已在14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4个机构和98个办学项目。“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约旦、埃及等10多个国家向我国发出境外办学邀请。2015年初,约旦首相马舍尔就曾邀请我国高校赴约旦开展职业教育办学,为其培养应用人才。

  过去5年,世界见证了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峥嵘岁月和累累硕果;面向未来,中国教育也张开双臂,继续给世界以拥抱和惊喜。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