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大学的气质和品格是什么?自2015年底被提出至今,“双一流”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界人士思考未来发展时,所面对的最大命题。在这个宏大命题下,一所伟大的大学应该具有什么气质和品格,成了大学校长的“必答题”。
一流大学要牢记使命,引领社会进步
“办一流大学要有自信。”王树国认为,在“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高校要昂起头来,不因各种评价和排行榜迷失自我、失去方向。“大学牢记使命,回归本源,不要被眼前的名利所迷惑,要稳住心神,真正按照大学教育的客观规律去做好自己的内涵建设。不仅要充分关注被国际广泛接受的客观指标,还要坚持立足中国大地办大学,‘走有中国特色、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的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弯道超车’。”
“大学是需要精神的。”在王树国看来,真正一流的大学是涵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精神的大学。
因此,王树国建议,中国高校要做好“双一流”建设需要一次彻底的思想革命:不仅要有世界的思维、系统的思维和创新的思维,更要牢记大学的使命责任。建设好“双一流”必须将中国的问题纳入世界大环境中去思考,要敢于引领社会发展和世界进步。
如何建设一流大学?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对于这“三个面向”,王树国深以为然。王树国认为,我们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都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三个面向”,必须“站在全球的视角、站在建设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将大学自身的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世界进步的大格局中,让大学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引领者。
“后配给”将带来一流大学新气象
这两年的全国两会,来自高校的代表很关注一个话题——高校人才流动。中西部高校更有“切肤之痛”,因为一流师资、一流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为“挖人才热”降温,王树国建议:“我们的高校评价方式要进一步完善,避免引起高校过分关注某些人才指标。”
王树国认为,对于大学的评价要以贡献论英雄,以产出论英雄,同时也要关注投入产出比。
西安交通大学正是总结了之前资源分配方式的一些经验,自2016年起,在不同学院的资金分配上,实行了“后配给”制度。
“在此之前,各学院的经费需要每年提前向学校申报预算,再由学校进行论证来确定,学院按照论证后的计划实施。但‘后配给’制度则是学校根据各学院上一年的工作业绩增量,以及各学科与国内兄弟高校学科的增量对比,下拨相应的经费到学院,这笔钱完全由学院自主支配。”王树国说,这一制度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引导各学院不再专注于每年可以得到多少经费,而是将重点放在如何将本职工作做好。
“每个学校的学科基础不同,发展条件也有差异,因此很难用一个标准衡量,这是我们评估体系所遇到的最大难题。”王树国说,而“后配给”制度不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高校。“文科类大学可以讲他们在人文社科领域的贡献,理工类高校可以讲他们在理工领域的贡献,只要讲出来,就能获得相应的资源。”
“是英雄是草包,战场上见。”在王树国看来,如果在高校之间施行“后配给”制度,能引导高校将主要精力放在适合自身发展的内涵建设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挖人才热”降温。“按照投入产出比,就有可能会出现虽然没有院士,但是做出了院士级别的成果,也会得到相应的奖励和资源配给。这会让大家更理性地看待‘帽子’,也会引导大家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