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邀请5位政协委员就“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回答记者提问。

666249_zhangp_1520697717259_bjpg/></p><p ><img src=https://img.e-chinaedu.cn/uploadfile/1/2022/0717/521b36957a25aejpg title=中国教育报记者张婷向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刘利民(上图左三)现场提问。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学军 摄

  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邀请5位政协委员就“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回答记者提问。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回答了中国教育报记者关于如何加大资源供给,提供更加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的问题。

  刘利民表示,目前,学前教育既面临着规模发展,又面临着质量提高的问题,是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集中体现的领域。

  刘利民用“扩资源、增普惠、强监管、提质量”12个字来概括学前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刘利民认为,政府要千方百计增加学前教育的资源供给,通过制定普惠园标准,用财政性资金购买服务或者进行奖补等方式,积极扶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在学前教育投入方面,中央财政加大投入的同时,各地政府也要推动出台学前教育的相关政策,比如生均拨款标准、公用经费标准定额等,制定学前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确定收费标准。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把好教师准入关,关心师资待遇问题,在职前职后加强师德、法制方面的培训,提高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素质。

  “发展学前教育,立法是必不可少的。”刘利民认为,要加快立法进程,用立法的方式来明确各级政府在学前教育规划布局、投入、师资配备等方面必须履行的责任。

  针对家长普遍关心的幼儿园监管问题,刘利民表示,除了加强人防、物防、技防以外,还要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形式,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管理和决策过程中,真正让广大家长安心、放心。

  在回答其他媒体记者关于如何保障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问题时,刘利民表示,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群体,国家出台了“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的“两为主”政策以及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同时,面向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建立了 系统,做到了“一人一号”、终身不变。

  据刘利民介绍,目前,由民政部牵头,20多个部委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已经形成;各级政府要采取兜底政策,使得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救助,确保他们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针对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失学或者辍学的现象,刘利民认为,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通过建立实名登记制度等,多措并举,使他们重返校园。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