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核心课程。

  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核心课程。为全面、深入了解思政课建设进展和教学状况,2017年,教育部开展了“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对照教材、教法、学科、教师、机构五大指标,拿出了一份史上最全思政课“体检报告”。结果显示,思政课教学状况总体良好,教师敬业投入、立德树人作用显著,学生满意度高、获得感强。

  据了解,“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用了近一年时间,调动200余位知名专家深入全国各地普通高校、走进3000个原生态课堂,并随机邀请3万多名学生通过手机扫码参与调研。

  调研中,专家们对思政课的评分均值为82.3分,评定优良率合计为83.2%。他们普遍反映,思政课教学能够遵循统编教材基本精神,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科学完整,基本事实论述准确,基本理论阐释清楚,重难点突出,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全面推进。

  “您以61岁的年龄仍坚守思政课讲台,连续上6节课仍能充满激情,敢于直面理论和实践的难题而不回避。您的课朴素而充实,是不表演、不作秀、不注水的好课。”专家冯秀军在听了一位返聘老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动情地发出这条短信。冯秀军的听课体验不是个例,从听课记录来看,专家们普遍认为,教师们对思政课充满热爱和感情,能够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具有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

  思政课质量如何,学生的获得感最能说明问题。参与调研的学生中,86.6%表示喜欢或比较喜欢上思政课,91.3%表示在思政课有或比较有收获,91.8%表示喜欢或比较喜欢思政课老师。西北大学一名学生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同学们开始都坐在后排写作业,后来全都抢前边的座位听课,听课成为一种享受,大家获益匪浅。

  除了给出总体的“体检”结论外,本次调研也对思政课的教材、教法、学科、教师、机构等要素进行了“分项检查”。结果显示,在教材方面,马工程统编重点教材和教学大纲获得广大师生总体认同,思政课立体化教材体系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教法上,思政课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丰富多样;学科角度,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质量持续提升,科研成果较为丰富,学术交流比较活跃,学科建设对思政课教学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教师方面,思政课教师队伍规模稳步增长,结构不断改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从机构来看,思政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建设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得到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合力初步形成,条件保障不断加强。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