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体检中心发布《2016年度体检统计报告》:去年全市高考体检仅一成考生完全合格。

  日前,北京市体检中心发布《2016年度体检统计报告》:去年全市高考体检仅一成考生完全合格。另据国家卫生部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成年人体质堪忧,慢性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2.5亿人,高血脂症患者为9000万人,肥胖症患者超过7000万人,70%的人群不同程度地处于亚健康状态,猝死现象由过去老年人为主转化为中青年人为主。而当青少年成长为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时,却不惜牺牲更大的时间成本、精力和金钱为健康“补课”,进行“补偿式健身”,一些报道中将此现象称为“体育锻炼的倒置现象”。

  虽然体育锻炼是终身的事情,但体育习惯的养成和体育锻炼的最佳时期无疑是青少年时期。遗憾的是,在中国,体育恰恰在学生时代缺席了。过度应试使学生无暇顾及锻炼身体,所谓的“主科”语数外往往挤占了“副科”体育课。还有部分家长过分溺爱,怕孩子吃苦或担心运动不当造成身体损伤,以“开假条”的方式帮助孩子逃避体育锻炼。

  该锻炼不锻炼的另一个原因是学生不喜欢体育课。体育课的内容设置几十年不变样,老师老是板着脸,毫无吸引力。有的学生表示,体育课就是跑圈,就是跳绳。还有的说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想写作业就写作业,想去操场玩也可以……一堂课跑步到底,一堂课跳一根绳或者拿一个球反复投,这种干巴巴的讲解示范和练习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和热情。

  这种现象其实与公众对体育的认识不全面、不到位、不正确有直接的关系。长期以来,我们有重文轻武的观念,常对体育爱好者予以“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错误评价,对文弱书生“不以为羞,反以为荣”。凡此种种表现,都折射出我们没有真正理解体育的价值。事实上,体育在成就完美人生层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锻炼可谓人生最好的事情之一。正像“中国奥林匹克第一人”、著名教育家张伯苓所说,“体育发达,非身体之强健已也,且与各事均有连带之关系。读书佳者宜有健全身体,道德高者宜有健全身体”。

  加强体育锻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比赛,不仅提高了其身体素质,且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其心智禀赋,这会使其终身受益无穷。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李稻葵认为,喜欢体育运动的人懂得竞争和合作。只要人类社会存在,竞争和合作就是永恒的主题。这就是体育精神。人与人之间有竞合,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存在竞合,单靠一项是无法取胜的,而运动员身上两者兼备。

  众所周知,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新时代,教育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学校体育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不仅能够锻炼体质、塑造人格、培养智商情商,还能教育学生遵守规则,体会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和平等公正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将体育真正摆在与智育、德育同等重要的地位,让阳光体育、快乐体育等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走进每所学校,让体育品质成就教育情怀。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