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对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都提出了新要求。高校科技工作也要进一步突破惯性、克服惰性,在已经取得的发展基础上,乘势而上,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扎实推进和落实各项工作。

  新时代对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都提出了新要求。高校科技工作也要进一步突破惯性、克服惰性,在已经取得的发展基础上,乘势而上,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扎实推进和落实各项工作。

  面对新蓝图,高校科技工作要有新的思路。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要引领国家基础研究和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我们要深入思考,主动谋划,按照新时代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和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提升创新质量和贡献为核心,以促进科教融合为主线,以推动开放协同为突破口,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科技、教育、经济三结合,全面提升科学研究原始创新、支撑创新人才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三种能力,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有力引擎。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着力推动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支撑创新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我国要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十九大报告又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近二十年来,高校科技工作“稳中有进,量增质升”,取得重要进展,并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面向新时代的新要求,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高校科技工作要引领和支撑高等教育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力量,服务和支撑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军民融合发展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部署,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雄安新区建设、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加强原始创新,抢占科技创新战略制高点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先导。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高校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和甘坐板凳十年冷的精神,要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上下功夫,力争在更多重大创新领域实现由跟跑转为并跑,甚至争取领跑;要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勇于对处在“无人区”的科学前沿开展探索和人才储备,掌握战略主动。下一阶段,高校要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加强布局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体系,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依托高校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独创独有能力;在基础学科领域建设若干冲击世界一流水平、国际化的科学研究机构;参与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强自主科研布局,积极开展前沿领域的原创性研究。

  三、推进科教融合,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大力提升高校原始性创新能力。高校通过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培养集聚科技领军人才,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同时,科研育人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高级的、更有效的育人方式。高校通过弘扬科学精神、追求卓越和创新,培养和集聚一支学风扎实,具有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的师资队伍。这样的高校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才能行为世范,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研能力、科研道德,培养出一代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人。“十三五”期间,我们还要大力加强教育科学的基础研究,推动前沿科学、新兴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争取在人类教育面临的基础性和现实性难题上取得突破,为教育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四、加强开放协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高校要深度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前沿技术研究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引领力量,成为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推动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战略支撑,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我们要通过融通创新,打通基础研究、技术发明与产业发展的通道,推动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的融合,加强高校成果转化服务支撑体系建设。推进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大规模协同,加强军民科技融合创新,推动产业技术新体系建设,支撑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推动高校积极参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国际合作水平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五、加快教育信息化,推动和服务教育改革发展。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肩负着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切实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转换教育发展的动力结构,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助推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对传统教育的价值重建、结构重组、程序再造、文化重构,探索形成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教育模式,努力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和“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实现更加开放、更加适合、更加人本、更加平等、更加可持续的教育,形成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和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新形态,培养大批适应国家发展新时代需求的创新人才,服务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

  (教育部科技司党支部书记、司长 雷朝滋)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