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在《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答记者问中表示,加强幼儿园质量监管,其中一项举措是健全教研指导制度,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力量,落实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教研指导网络。

  前不久,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在《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答记者问中表示,加强幼儿园质量监管,其中一项举措是健全教研指导制度,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力量,落实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教研指导网络。本期周刊聚焦此话题,探讨如何从制度上健全学前教研指导网络。——编者

  早在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健全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成为提升质量的核心关切。“计划”不仅强调各地要建设一支业务精湛的学前教育教研队伍,而且强调每个区县要根据幼儿园布局划定责任区,落实教研指导责任人,加强对幼儿园的业务指导。

  作为区县范围内负责教育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教研员必须成为幼教前沿的领跑者、青年教师的指导者、研学氛围的推动者。教研员既要成为接地气的研究者,也要成为有思想的实践者。成为研究者,意味着教研员要经常深入一线了解不同层次教师的困惑与困难,从而组建团队开展实验探索,还意味着教研员要把阅读、考察中获得的新思想新做法,通过实践探索转化为教师们的“地方性知识”和“活性知识”;成为实践者,意味着教研员要经常身体力行不断磨炼自己的活动组织能力、说课能力、反思能力,并通过经常性地面向幼儿获得“在场感”“问题感”,从而更好地引领青年教师成长。

  目前,全国各地在教研力量的配备、教研员自身素质、教研员工作方式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教研员走基层、搞研究、勤实践的气氛相对不足,这使得教研员对当地的教研指导更多局限于传统思维与模式化套路,缺少创新意识、审问意识、实践意识。那么,如何解决这一影响学前教育质量发展的难题呢?

  一是按区域范围内教师数量配备教研员,同时吸纳兼职教研员。在北欧发达国家,其教学研究人员的数量是参照当地在职幼儿教师数量来进行配备的。我国在符合条件的地区,也可以先行探索这种配备方式。倘若专职教研员的数量无法增加,设立兼职教研员也许是一个替代性办法。譬如,上海浦东新区教育局委托区学前教育协会聘请的“飞行检查”队伍,北京市海淀区的“幼儿园教育质量巡视员”等。这些兼职教研员大多由在职或退休的园长、教师、教育行政人员、社区文教干部组成,他们的加入能很好地改善区县教研力量不足的状态。

  二是强化教研员培养培训。目前大多数的国培省培计划都是面向一线教师和园长,很少有面向教研员的专题培训。常识告诉我们,一个区县若有一名或多名优秀教研员,其区域范围内的幼教质量一定会比较高,反之亦然。可见,对教研员的选拔、培养与培训非常重要。从选拔的层面来看,由于教研员是联结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性角色,因此,教研员必须来源于一线教师或园长,其扎根一线的丰富阅历和对现实儿童需要的敏感,会有助于其对年轻教师的培养。

  从培养培训的层面来看,教研员需要两个层面的不断提高:一是理论层面的层级化定期培训。即根据教研员群体自身的发展状态、职业追求进行分层次的定期培训。二是实践层面的层级化跟岗培训。即省域范围内要设立面向成熟教研员的高校访学计划,支持其理论水平、逻辑思维、反思能力及国际视野在原有水平上大辐提升。针对年轻教研员,还可以设立其与优秀业务园长的跟岗制度,支持其问题发现能力、实践指导能力、评课反思能力不断提升。

  三是建立教研员面向基层的工作制度。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还缺少教研员面向基层的工作制度,致使一部分教研员局限于办公室工作模式,缺乏走向基层的动机与欲望,无法对区域范围内幼儿园教育质量有整体把握感。为此,有必要建立规范的激励教研员面向基层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

  首先,建立教研时间制度。即规定教研员面向基层开展不同层次教研活动的频次,如每周3—4次教研活动,以保证教研员维持对幼儿园现实状况的洞察力,并从相对动态的角度把握不同园所教师成长发展的轨迹。同时,从质、量兼顾的角度来看待教研员深入基层展开教研的时间与课程质量、教师专业成长及儿童发展间的关系。

  其次,建立分层教研制度。即教研员在面向基层开展教研时,要对区域范围内幼儿园的办园质量进行分层规划,不同水平的园所采用不同的教研主题、教研方式和教师卷入方式,使其都能在已有水平上得到提升。教研员还可以组织区域间教研联盟,围绕一些共性问题进行集体性研究,将区域内的优质资源进行更好地组合与辐射。

  再其次,建立弱势倾斜制度。在面向基层的教研工作中,要优先保障一些普惠性民办园、集体园的教研需求,将政府的“托底”职能优先落地,通过“填谷”的方式逐步推进区域内的质量均衡化。

  (作者王海英,系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