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尚处于初期阶段,在地方教育精准扶贫实践过程中仍面临多方面困境与困惑,也因此折射出精准扶贫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

  目前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尚处于初期阶段,在地方教育精准扶贫实践过程中仍面临多方面困境与困惑,也因此折射出精准扶贫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

  基层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一是教师在县城、农村、中心校和一般校间分布不均衡;二是教师队伍流动的单向性。农村中小学教师系统向非教育系统流动、一线教师向好学校、学区、教育局行政部门流动,山区向平原、乡村向县城、小学向初中流动,教师队伍断层情况严重;三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农村中小学教师学科结构不均衡,小学最为紧缺的是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科学,高中主要缺编生理、地理;四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专业化不强;五是县城和农村教师待遇存在差异,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低、工资增长幅度慢,许多年轻优秀教师“下不去、留不住”;六是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教师编制标准与核定滞后,教师编制紧缺,教师合理流动受阻、职称评聘难、职业荣誉感淡化等。

  基层学校软硬环境差异较大。县城学校和农村学校、中心校和一般教学点在基础设施、教学设施等基础能力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和重视程度存在差异性。特别是山区或偏远地区的学校在基础设施、教学设施等基础能力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比较薄弱、匮乏。

  城乡学生差异性客观存在。如借助互联网等新的教育手段,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大城市甚至国内最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但由于农村学生缺少这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产出的场域、过程体验与积累,这些扶贫过来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仍然不能使城乡学生享受一样的教育,差异性客观存在。

  重物质资助、轻情感激励。不少学生特别是一些留守学生、贫困学生、后进学生有自卑感、孤寂内向,存在厌学心理。对留守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的扶贫注重给予物质资助,而忽略了情感交流、精神激励和心理关注。一部分接受过捐助的贫困学生,感恩意识和上进心不强,而且少数学生还有被可怜、被施舍的感觉,有些甚至有依赖、等待等消极心理。

  被帮扶单位和个人主观脱贫意识差,发展意识不强。被扶贫单位和个人被长期帮扶,易产生依赖、等靠要思想,自主脱贫意识会逐渐弱化。

  认识不到位,合力未形成,教育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有待健全。基层教育精准扶贫开发工作与农村其他扶贫项目缺乏有效衔接,工作联系、项目对接、资金整合相互之间协调不够,合力不够,社会帮扶体系尚未完全形成。

  如何推进基层教育精准扶贫、脱贫?笔者有以下思考。

  完善教育精准资助工作体系。教育部门整合学生学籍信息数据库和农村贫困户电子数据库,建立精准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在校就读的贫困户子女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时,以电子档案作为各高校确定其身份和受助资格的依据,为高校核查贫困户学生信息提供技术手段,将精准扶贫与教育部门实施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进行无缝对接,为高校开展“精准资助、精心服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均等入学机会。基层教育部门应制定一系列教育精准扶贫政策,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多个方面,资助各个学段的贫困家庭子女读得起书、上得起学。在高考招生中增加面向贫困地区的专项计划、革命老区专项计划,同时,省属高校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地方高校农村生源专项招生计划精准到贫困县,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贫困家庭子女,用教育的力量推动扶贫攻坚事业发展。

  均衡学校发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小学、初中的办学条件,打通教育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努力培训乡村教师,提高教师水平和边远乡村教学水平,使“软件”和“硬件”都得到提升;缩小城乡之间、校校之间在教学设施等基础能力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现教育公平。

  加强就学保障。把各项免费和资助政策精确到人,力求保障所有贫困家庭的孩子“无障碍”入学。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到免费“营养餐”;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中职教育,在享受免学费政策的同时,还能享受助学金;对贫困家庭考入高职(专科)、本科院校学生,解决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由政府贴息。实施全方位的保障,使贫困学生不会再为经济困难而放弃学业。

  优化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大力振兴师范教育,创新培养模式,提升教师专业能力,调整农村教师的结构平衡;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不断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待遇,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梁留科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洛阳师范学院校长)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