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亚洲大学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峰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创始成员涵盖14个国家和地区15所具有代表性的大学。联盟的成立在深化区域合作中具有标志性意义,是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积极行动。在推行“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它的成立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大学的使命。
高校在“一带一路”上的优势
作为一个正在推进并逐步实现的重大理想,“一带一路”倡议是会遇到各类问题与挑战的。尽管从2000年以来,中国已用了16年的时间通过加入WTO,通过对世界逐渐广泛深入地接触、感受、体验和预测,有了一些融入世界、引领世界的尝试和经验,但是很明显,这远远不能适应事业推进引发的各类需求。因为沿线各国、各民族在语言、文字、历史、宗教、政体、制度、习俗、观念、道德、伦理、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变数和复杂性,将引发随时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会有大量的资讯、情报、预测、应急等事项需要快速、准确、主动、适宜、务实地应对,为此建立各类细化的与整合的智库已成为必须。而在这方面,高校的人力资源、学术资源、设备资源等优势,使其可以做可靠的支撑。
此外,与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及其科研、情报、预测、交流等部门不同,高等学校在很大程度上会更多地体现出民间性、学术性、多元性、兼容性等特征,因而在不同宗教、不同政体、不同观念、不同发展模式之间,处理国际关系会有更多、更通畅、更灵活的交流沟通方式。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既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人民进行充分深入交流的理想通道,可配合国家做许多有利于工作推进的重要工作,也可以在危机状态下起到缓冲和推进理解的重要作用,为在“一带一路”沿线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做出多方面的努力与创新尝试,减少因单一模式带来的各类不适应,减少因探索带来的风险。
促进“双一流”建设
近年来有些学者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推进和积极实践,学术界和高校需要产生一个与之相应的单独学科或专门领域,且认为时机和条件均已逐渐成熟。在一定程度上,笔者认同这一想法和判断,但还进一步认为,仅有某一对应的专业或学科研究——“一带一路”专业或“一带一路”学——是远远不能适应这一伟大事业的,还必须有诸多专业和学科积极、主动、有创造性地参与进来。所以,在倡导中国高校关注和融入此项伟大实践的同时,也建议国家出台相应的引导和鼓励政策,激励公立、私立高校自觉、主动、有意识地成为“一带一路”事业的参与者、同行者和利益共享者,并在此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发展、锻炼和探索的机遇,成为在其中能充分体现自身特点和价值的“世界一流大学”。
可见,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对于每一所中国的高校而言,“一带一路”倡议都是可以依托和借重的改革和发展平台。在配合国家战略发展、展开多方面服务的同时,不仅各类高校自身的能力会得到充分和多元的提升,其作用和价值也会得到充分的体现。包括研究型大学、综合大学、专科大学、地方大学,也包括民办大学、广电和网络等便于终身学习的大学等,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和适合自身的切入点与生长点。
对于国家而言,有了这样的能为“一带一路”事业提供各方面服务与支撑的巨大学术资源和教育资源,不仅能顺利、高效地推进工作,也能从多方面更好地激活中国各类高校的发展创新潜能,促进多元化、多层次的“世界一流大学”脱颖而出和健康成长,拓宽中国各类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思路与路径。其影响是广泛和深远的。
(作者程方平,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