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乡村教师、乡村教育打交道多年,在笔者看来,政府还需着力解决以下方面,以便乡村教师能进得来、留得下、教得好。

  与乡村教师、乡村教育打交道多年,在笔者看来,政府还需着力解决以下方面,以便乡村教师能进得来、留得下、教得好。

  大力提高乡村教师的物质待遇。实行激励性岗位津贴制度,显著提高乡村教师的经济地位,越是在边远贫困地区执教的教师,其岗位津贴越高;实行教龄累进工资制度,即教龄越长,奖励性工资的增长幅度应越大,以此引导和鼓励乡村教师长期扎根乡村从教;完善乡村教师住房保障机制,建立多元化的乡村教师住房供给体系;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乡村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关心乡村教师身心健康,努力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

  努力满足乡村教师的精神需求。实施职称评审政策性倾斜,优先支持乡村教师晋职晋级、评优评先;建立乡村教师终身从教国家功勋奖励制度,褒扬乡村教师的优秀事迹。

  为乡村教师提供学历提升渠道和职业发展空间。优秀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物质待遇上的保障,更需要在专业发展和职业空间上不断提升,在履行国家使命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和职业生命的升华,这样才能使他们安心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乐于从教。6所部属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享有“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和“服务期满特岗教师免试攻读教育硕士计划”等激励政策,而地方师范院校由于缺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致使大量真正下到乡村基层任教的公费师范生在服务期内缺乏进一步学习深造、提高学历层次的机会。

  据调查,2015年湖南省有农村小学7430所,学生375.4万人,19.6万名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研究生毕业的仅265人,农村小学严重缺乏高学历、高水平的课程带头人和教育教学骨干。因此,强烈建议国家制定乡村基础教育硕士定向培养计划,由具备较强培养能力的地方师范院校承担培养任务,加大培养规模,培养大批乡村教育迫切需要的学科带头人、教育教学和教研教改骨干,为乡村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和乡村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奠定坚实的优质人力资源基础。

  建立地方高校公费师范生生均拨款奖补机制。公费师范生中的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都要求“全面发展、多能培养、注重实践”,各培养高校在课程建设、教学团队、技能训练、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经费投入事实上要比一般本科生的培养成本高出不少。目前,教育部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的生均拨款经费已达3万元以上,我校公费师范教育由省财政支持,目前生均拨款经费不到2万元,希望教育部充分考虑地方高校的办学困难和师范教育的公益性质,建立公费师范生培养经费奖补机制,使地方院校的公费师范生培养经费逐步达到教育部部属师范大学的生均拨款水平,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公费师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彭小奇系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