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一流大学的招生要求对基础教育的指挥棒作用都是非常明显的。那些最顶尖的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所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一样多的,甚至美国学生可能更多,因为他们所接触的范围更宽更广。在美国,一个不去辅导班补课、不花大价钱去学习才艺和参加社会活动去丰富自己履历的孩子,几乎没有可能进入名牌大学。美国大学的招生录取制度也远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纯粹和完美,它也同样需要在实施的过程中克服各种各样的外部干扰因素。
美国学生的学业压力一点也不少。 CFP供图
我住在波士顿郊区一个学区排名很靠前的小镇。最近,全镇公立学校正展开一场步调紧凑的“减负运动”。事情的起因在于学区管理者被不久前的调查数据吓着了。据一项抽样调查,因为压力过大,有两千多名学生的镇公立高中里,有自杀念头的学生高达七分之一。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家庭作业负担是最主要的压力来源。
于是,镇高中先每天辟出45分钟的特别时段,让学生有机会跟各科老师交流或求助;还专门组织论坛,校长、副校长跟家长面对面沟通;学生社团也行动起来,帮助学生管理和释放压力。学区里的初中和小学也被动员少留或不留作业。
从北京到波士顿快三年了,经常有朋友问我,美国的基础教育到底怎么样。我想说,上述的情形是一个真实的片断。美国的基础教育,像个多面体。有时候看上去很美,换个角度,可能又没那么美了。
焦虑与压力:另一个版本的“应试教育”?
有好几次,有美国朋友开玩笑地问我:“你是不是‘虎妈’?”在一些人眼里,“虎妈”几乎是亚洲妈妈的代名词。
其实,在波士顿郊区这些好学区,“虎妈”是不分肤色的,“虎娃”也随处可见。许多学生和家长太拼了,他们所面对的压力,与国内相比毫不逊色,可能更甚。这一点远远超出了我来之前的想象。我感觉,在某种程度上,美国的基础教育像是另一个版本的装饰得更美丽的“应试教育”。大学升学,还是那个最有威力的指挥棒,决定着基础教育的生态,检验着基础教育的成果。
“成果”(outcome)这个指标,被许多商业性的学校排名网站列为高中排名的重要指标。其内容很单一,就是高中毕业生升大学的情况。一些高中官方网站也每年展示升学成果。有的高中比较含蓄,仅列出一组大学名录,笼统地说明毕业生的去向;有的则罗列具体数据,展示各大学从该中学录取了多少名毕业生;更有个别高中,直接公布每个毕业生的名字和他们的去向。
这些升学数据成为家长给孩子选择中小学的重要依据。美国公立学校运营经费主要来源之一是当地的房产税收,一个家庭在某个地方买房或租房,就成了纳税人,孩子可以直接就读当地学校。好学区房子的价格明显高于普通学区。我见过一个妈妈,孩子才上小学,她已把近几年哈佛大学在波士顿几个高中的录取人数摸得一清二楚。她说有的数据是从学校官网找到的,如果学校没公布,她就写信去索取。她说会不断追踪录取情况,再决定几年后搬到哪个镇。
在国内,我曾听过许多对美国大学录取制度的赞美,认为美国大学招生采取申请制,不单纯以考试分数为依据,更加人性化。实际上,美国大学选择学生时,学生的学术表现仍然是权重最大的指标。其权重到底有多大?说法不一,但人们都同意至少占50%以上。学业成绩不光由SAT等标准化考试分数来体现,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高中四年在学校的综合成绩和排名。大学招生官将学习成绩与课外活动、领导能力、运动文艺和其他才艺、志愿者经历等各种因素放在一起考虑,决定是否录取一个学生。
这意味着,高中生若想具备竞争力,首先学习成绩不能不好。但仅仅学习好是远远不够的。有好分数,还要全面发展,有“流光溢彩”的简历,才更可能引起招生官的注意。
分数相对容易量化,但一个人是否全面发展,就不那么容易衡量了。于是,尽可能在各个方面拿出有说服力的成绩,成了学生、家长全力以赴的追求。
每年大学录取发榜后,那些被“常春藤”等一流名校录取的“准新生”就成了“香饽饽”,被不同的机构和场合邀请去介绍经验。在我眼里,很多学生真是“神”一般的存在:高中四年学习成绩“全A”、标准化考试高分只是“标配“,他们往往参加好几个课外俱乐部,并在不只一个项目里担任领导;同时又是出色的运动员,地区获奖都只是一般成绩;精通乐器,可能还不止一种,不是去过卡内基音乐厅表演,就是拿过什么特难拿的大奖;更难得的是他们“德艺双馨”,几年如一日的志愿者经历能感动得你落泪。
一个女儿被哈佛录取的妈妈告诉我,她女儿弹了十多年钢琴,拿过麻州比赛一等奖,可填大学申请表时,她女儿压根没提这个奖项,因为可说的成绩太多了,表格上没位置填了。
按照今日美国大学的选拔标准,当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中数学得了15分的钱钟书先生,放在今天的美国,也进不了名校。如此选拔机制,会不会因为过于强调标准的多元,反而导致了实际上的标准单一,错过一些特别的人才,引起智力资源的浪费?
我也有遇到过特立独行、不迎合潮流的家长和孩子。我之前住过的镇上有一位哈佛毕业的家长,孩子不随大流,不追求完美,天天忙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打工挣钱,还考下了滑雪教练证,这位家长对孩子非常支持,他认为自我思考和行动能力是最重要的素质。
另一位很有思想、酷爱文史的高中十年级男孩,选择了一门难度很高的英语荣誉课程,任课老师是美国新闻最高奖普利策奖获得者。开学不久,男孩在单元考试中得了个很低的分,因为老师打分很严。周围的人劝这个男孩赶紧换课,尽量让成绩好看,千万别影响升学。但这男孩觉得老师讲课太好了,能学到真东西,他不想单纯为了分数好看,而失去学习的良机。
追求完美成为流行而单一的价值追求,得焉?失焉?
大学对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考核,演化成基础教育阶段对“全面出成绩”的追求。美国的“高考”,考核的内容更多,备考的难度更大,备考时间也更长,甚至可能长达十多个年头。
对美国高中生而言,分数依然是“命根”。美国高中总共四年,其九年级相当于国内的初三。从这一年起,学生在学校积极发言与否,迟到旷课与否,每一项作业、测验和考试,都以不同的权重计入一门课的总成绩。一位高中生告诉我:“我写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纸片,我上课说的每一句话,都或多或少影响着我的分数。”
在一些公立高中,课程教学强调高度的步调一致。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必须积极、持久而稳定。但是,每个孩子心智成熟早晚不同、对学习方式偏爱不同,美国的公立教育体系对特殊教育体系外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顾及得相当有限。在国内,一些成熟较晚的孩子到了高二甚至高三才开始发奋用功,也考上了不错的大学。这样的情形很难发生在美国。
虽然有私立教育、微型学校、网上学校、在家学习等多种办学方式,在个性化教育上有各式各样的尝试和探索,但公立教育仍是美国基础教育的主流。从学前班直至高中,高达90%的美国学生就读于公立中小学。
在课程设置上,美国公立学校的课程内容结构与国内区别不大。以高中为例,主科为语文、数学、科学、历史和外语,这之外还有选修课。有所不同的是,在美国,除了作业考试外,课堂发言、团队合作等表现也计入成绩。而且,这些主科按难度分不同级别,学生按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级别。但实际上,学生们都尽可能选择级别高的课程,因为课程难度越高,对体现四年总成绩的GPA(成绩平均绩点)贡献越高。
除此之外,多选高难度的AP课程,也成为学生展现自身竞争力的方式。AP课程即“高中先修大学课程”,是美国大学理事会(The College Board)提供的在高中授课的大学课程。目前共有22个门类、37个学科,大多数美国高中开设数量不等的AP课。高分拿下数门AP,仿佛成了许多高中生的“必修课”。
巨大的学习压力,已经让高中生不堪重负。在这之外,“全面发展”又必不可少。学生能选择的,只能是压缩睡眠时间了。据本文开头提到的调查,我所在的小镇,高中生平均睡眠少于六个小时。睡眠更少的“小超人”也不难见到。我女儿学体操的课外学校里,今年有个女生被哈佛录取,据说她从初中时,每天就只睡四、五个小时了。
拉丁学校是波士顿顶尖公立学校之一,毕业生进名校的比例相当高。几个月前我曾听过一个讲座,该校几名优秀毕业生介绍经验。一名女生说着说着就哽咽了,她说升学这个过程太艰难了,幸亏有亲人的支持和鼓励。
这几年,从那些竞争激烈的好学校不时会传来消息,又有学生自杀了。有时同一个学校一年内发生不止一起自杀事件。事实是,很多成长中的孩子如履薄冰,他们不能犯错,处于持续的高度紧张中。一些高中生告诉我,他们不敢生病,因为拉下的课还没补上,新的任务又堆积如山。他们无暇顾及真正的兴趣,更倾向于把精力投入到能出成绩的各类比赛。
可是,当追求完美成为流行而单一的价值追求,当全面发展变成量化而高难的考核,当挑战极限、参与竞争成了别无选择的选择,对成长中的青少年,这其中的得失该怎么衡量?如此方式获得的完美,是否名符其实,是否可以长久,值得拷问。
美国民众对公立教育普遍缺乏信心
对美国基础教育的一些长处,我们往往更熟悉,如重视鼓励和尊重孩子,重视玩耍和动手,重视批判性思维和实际能力的培养,看重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开掘。这些都是事实,但并非全貌。
美国基础教育在一些方面的设计比较合理,例如,学生的任务和压力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增加,循序渐进。但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本身似乎越来越满足不了学生和家长的需要。公立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兼顾所有受教育群体的基本要求。学生想要具备升学竞争力,不在校外下功夫是不行的。
学业方面,许多孩子从五岁上学前班起,就开始在课外补习学校学习数学、外语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进度至少得比学校进度领先一年以上,将来才能比较从容地应对初中尤其是高中阶段陡升的学习压力。才艺活动方面,不少三、四岁的孩子已开始学习体操、跳舞、网球等各种才艺。每年暑假,各种夏校、夏令营,把许多孩子忙得团团转。
在这里,课外活动产业发达,但是,想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普通家庭面对的经济压力也相当大。
一位孩子练滑冰的家长给我算了一笔帐,随着孩子水平和级别的提高,每周的训练时间从几小时增加到十多小时,未来还会达到二十多个小时。每年要到全国各地参加好几次比赛,有时还要出国比赛。比赛想要取得好成绩,不请一对一私教肯定不行。所有这些课时费不说,优质冰鞋和表演服每套价格都在数百美元以上,外出比赛的食宿交通全自费,家长还得陪同。到了高级别冲奖阶段,一年花销好几万美元。这还没计算家长每天开车接送、等候孩子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仅仅在这一个领域出成绩,就不是一般家庭敢想的。
我认识一个双职工家庭,有两个孩子。这边小学三点就放学了,他们接不了,只能让孩子上托管班。但才艺学习不能落下,他们几乎每个晚上和周末都带着孩子奔波于各个课外班,全家人难得悠闲地吃个晚餐。另一个家庭,因为同样的奔波,每天晚上九点吃晚餐,已经成了多年的习惯。
在美国失业率高居不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名牌大学变得比以往更加抢手。但同时,社会的阶层分化也在加剧。在这场比拼“全面”“完美”的竞赛中,富裕人群有更多的资源优势,可以选择将孩子送到一年学费数万美元的私立中学,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负担沉重的中产阶级,往往倾其所有,十几年如一日,支撑着这漫长的“备考”。尤其是亚裔子女,由于在升学中受到不公平待遇,他们必须比其他族裔考出更高的分数,各方面也更优秀,才有可能去竞争同一个入学机会。
一位二十年多前从北京移居美国、将孩子送进了“常春藤”的妈妈坦言,孩子每节钢琴课上百美元,她毫不犹豫地掏,但很多年来,超过20美元的衣服她自己舍不得买。经济能力更有限的家庭,根本没有能力支持孩子“全面发展”。我之前住的小镇有一个非盈利机构,到处募集资金,以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体验一次短期夏令营。根据美联社和某公共事务研究中心今年五月的调查,有将近三分之二的美国人拿不出一千美元应急。根据联准会去年的调查,47%的美国人甚至拿不出四百美元应急。
在美国的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只是一个环节,家庭承担着相当大的职责。丰富多元的校外教育资源对美国的人才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享用这些资源的机会。
一位在国内事业很成功的妈妈来美国陪读了几年,深有感触对我说:“在这里,学校老师对孩子全是鼓励,从来不提弱点。但如果你满足于那些鼓励,渐渐就会发现孩子已经落后了。有一个无形的筛子在那里,你看不见而已。不知不觉中,就有可能就被筛下来了。”
其实,当下美国民众对美国的公立教育也普遍缺乏信心。据哈佛教育学院费尔南多教授介绍,2015年美国的一个抽样调查显示,只有12%的被调查者表示对公立教育很有信心。
美国教育界的危机意识一直比较强,近些年的焦虑感也比较明显。“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结果在美国颇有反响。这个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的项目,每三年一次,对全世界15岁学生学习水平进行测试。2009年和2012年两届测试,在参评的65个国家和地区中,代表中国大陆的上海学生连续获得数学、科学和阅读三个单项的第一和总分第一。而这两年美国的各项排名都在17至30位之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人均教育投入在发达国家中名列前茅。
近些年,针对基础教育阶段的一些薄弱环节,美国教育界积极努力。例如,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教育比以往更为看重,公立学校在课程设置、师资等方面加大投入,许多民间力量也参与进来。
考试制度的改革在各州都是争执很激烈的焦点问题。如何让测评更科学、更有利于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培养,成为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和公众话题。大学招生环节也在发生变化。今年初哈佛教育学院发布了名为《扭转形势》的新研究报告,提出大学招生制度的改革设想,获得全美80多个大学的认可签名。该报告建议大学招生人员重视学生参与有意义的社区服务,鼓励关心他人,不把学生修多少AP课程,或参加多少课外活动当作加分项目,重视课外活动的质量而非数量,以减轻申请者压力,使大学招生更加人性化。
虽然人们对这个报告反应不一,争议较大。但不可否认,其发布本身,即是对美国基础教育领域现存问题的一种回应和反馈,也是对现存大学招生制度的反思和质疑。(本报特聘记者 吴娟)
专家说
中美教育改革 都在路上
方铭琳
每一个国家的教育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都有值得别国学习借鉴的地方。中美基础教育的比较依然要遵循这个基本前提,要理性分析教育差异背后的根源,否则就会是盲人摸象、一叶障目。
比如,关于学生学习压力的问题,为什么表面看起来美国学生的学习快乐,而中国学生的学习艰苦呢?那是因为我们把中国好的学校和美国一般的学校相比较。在美国一般的公立学校,的确学生不做作业、课业负担很轻。但在美国好的私立学校,学生学习的艰苦程度一点不比中国的学生轻,学校里的竞争也一样很激烈。中国的学生书包很重、理科教材程度很深,而美国学生的课本也并不薄,特别是文学、历史课本都很厚很难,为的是给学生打下非常坚实的人文基础。
再比如,关于大学录取标准的问题,为什么表面看起来美国的大学录取不重视成绩,而中国学生的高考分数却是命根子?那是因为我们简单地把美国的SAT或ACT成绩和中国的高考成绩相比。美国大学招生是不以SAT或ACT的成绩为唯一标准,他们重视的是申请者在中学的成绩平均绩点以及AP课程的成绩。不是美国不重视成绩,本质上的不同是美国没有全国性的考试,大学招生实行的是申请制;而中国实行的是全国高考下的统一录取制度,高考成绩才会成为大学招生的唯一录取标准。
还比如,关于学校教育公平的问题,为什么表面看起来美国好的私立大学特别强调生源多样性,而中国学生特别是偏远农村学生上一流大学难于上青天?美国私立大学鼓励不同背景的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但根本上还是为富裕阶层提供教育服务;而公立大学则解决的是教育公平问题,教育质量可退而其次。中国教育面临最棘手的问题是有着非常庞大的教育群体基数,负担沉重,且中国人自古以来寄希望于教育改变命运,在强调公平的基础上更强调教育质量的差异和竞争。与中国教育以显性的应试来划分学生群体不同,美国教育实际上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悄然完成了社会分层。
从最根本的原因分析看,受社会制度、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甚至地理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各国教育必然在理念、途径和方法上存在差异。中国和美国在教育理念上各有差别,有时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标准去评判哪个更好。教育改革,大家都在路上!
如果从更鼓励孩子的动手能力、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孩子的探索性和创造性角度来讲,美国教育无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在我们向美国教育学习的同时,美国教育界也在认真研究借鉴中国基础教育的某些成功经验。许多美国一流的教育学家都认为中国教育所取得的成就是难以置信和无法想象的,他们认真分析中国教育的数据,并且和全球其他国家进行比较,认为这也许是美国未来所面临的最强有力的挑战。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一流大学的招生要求对基础教育的指挥棒作用都是非常明显的。那些最顶尖的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所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一样多的,甚至美国学生可能更多,因为他们所接触的范围更宽更广。在美国,一个不去辅导班补课、不花大价钱去学习才艺和参加社会活动去丰富自己履历的孩子,几乎没有可能进入名牌大学。美国大学的招生录取制度也远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纯粹和完美,它也同样需要在实施的过程中克服各种各样的外部干扰因素。
那些认为只要把美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直接移植到中国,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的想法是完全不现实的。即使全盘移植了,那些曾经出现过的问题也一样会再次出现。反之,那些认为中美社会制度不同,因而完全不能借鉴美国招生考试制度的某些成功经验的观点也是武断和不尊重实际的。
所以,我们要理性地比较中美教育的差异,才不至于陷入一会儿骄傲自大一会儿又妄自菲薄的摇摆之中,也不会受到民粹主义和简单民族主义思潮的摆布。推崇应当建立在真实了解的基础上,借鉴必须依赖于本国国情。否则,单纯盲目的移植必然会导致南桔北枳。当前我们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戒除浮躁和盲从,在真正了解自己和美国的基础上,正视我们的差距和不足,按照教育规律,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现状逐渐加以改进和完善,让改革的具体措施落地、落实。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