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指超越国家范围的教育,留学是国际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国际教育的重要性,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国际教育发展战略。这种发展,使得教育国际化成为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向之一。但是,如果仅仅从教育,甚至留学的角度来看待教育国际化,显然是不够的。

  国际教育指超越国家范围的教育,留学是国际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国际教育的重要性,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国际教育发展战略。这种发展,使得教育国际化成为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向之一。但是,如果仅仅从教育,甚至留学的角度来看待教育国际化,显然是不够的。

  所谓教育国际化就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在国际教育贸易市场开放的前提下,教育资源在国际间进行配置,教育要素在国际间加速流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世界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

  通常人们会认为教育国际化的影响是完全正向的。各国教育相互交流,相互竞争,相互包容,相互激荡,共同促进世界的繁荣和发展,各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更加丰富。教育不仅可以满足来自本国、本土化的要求,而且可以适应国际间产业分工、贸易互补等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势。这极大地促进了各国教育的共同发展。

  但是另一方面,必须看到,由于教育的思想文化属性,使得这种交融在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具有复杂的、微妙的特点。思想文化是一种潜在的、间接的因素,或许表现并不明显,但它对国民行为、国家行为有潜移默化的、持久性的影响,最终会影响到国际关系。

  实际上,世界各国制定的国际教育战略中,并没有隐晦这一点。

  英国国际教育的主基调是经济,认为“教育是英国经济中具备强劲增长潜力,并且能够创造巨额出口收入的部门”。相对于英国着眼于当下经济的特点,美国国际教育着眼于未来,将国际教育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其目的是“提高美国所有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包括具备理解和尊重他国文化以及与世界沟通的能力、全球意识等。

  经济也好、未来也好,目前世界上大的教育输出国比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都不约而同将中国、印度、巴西、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或者新兴经济体作为战略目标,采取各种办法降低门槛、清除障碍、提高教育体验,吸引这些新兴经济体的生源。

  如果说尖端精英人才的争夺是教育国际化博弈中明的一面,那么伴随着教育过程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输出,会影响未来国际话语权,从而对人类的文化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是博弈中暗潮涌动的另一面。

  这就提醒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至少目前还处于“教育输入”位置的国家应该更加重视这个问题,努力发展本国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使之具有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化的浪潮中才能守住本土文化、教育的“清明”。

  以我国为例,近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之众可谓“热潮”,而且这“热潮”持续升温,正在向低龄化发展,与20世纪初期“救亡图存”和80年代“公派出国”不同,成为国际化人才正是当下留学生们的追求。

  倘若未来服务于本国的国际化人才大比例地是由目前的“教育输出国”培养,并且接受了其毫无保留的思想文化教育,从一个国家国际战略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