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庄严承诺。教育精准扶贫,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系统的一项重点工作。安徽农业大学自1985年实施校地合作、科技扶贫的“大别山道路”以来,着力发挥人才科技优势,全力服务全省精准扶贫战略,走出了一条服务地方、特色发展的办学新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庄严承诺。教育精准扶贫,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系统的一项重点工作。

  安徽农业大学自1985年实施校地合作、科技扶贫的“大别山道路”以来,着力发挥人才科技优势,全力服务全省精准扶贫战略,走出了一条服务地方、特色发展的办学新路。

  精准扶贫,学校育人也要精准

  中国教育报:很多农村孩子上大学,是为了走出大山、离开农村。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程备久: 缺少人才、留不住人才,是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原因。我们始终认为,为农村培养人是扶贫“造血”的根本。因此,1985年安徽农业大学在金寨开设大专班,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校地联合培养农村适用人才。这就是安徽农大“大别山道路”的开端。30多年来,这条道路不仅为农村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学校的特色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

  中国教育报:安徽农大在全国率先提出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目前进展如何?

  程备久: 精准扶贫,学校育人也要精准。安徽农大紧贴地方需求,把产业导向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校地联合、产学结合、科教融合,大力推进精准育人。首先在培养“全科”农业人才上下功夫。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着力培养一二三产联动和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科”人才。

  同时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我们不断优化专业结构,较好地满足了农业物联网、农产品电商、循环农业、精准农业对人才的需求,加快了“ ”脱贫的步伐。

  中国教育报:和普通本科生培养相比,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有什么新要求?

  程备久: 我们主要在培训农村实用人才上下功夫,坚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与扶贫干部、村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有机结合,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制定了精准扶贫培训清单,以“菜单式、分段式、模块化”培养为主,因人施训。近5年累计培养各类新型职业农民20多万人次。“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工程”先后为72个县区输送“乡土大学生”1万多人。学校还在全省建立了12个远程信息服务终端,开展在线教育、交流互动和技术指导。

  其次在精准资助上下功夫。我们启动了“贫困学子关爱行动”,每年拿出300多个指标用于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拿出2000多万元用于减免学费、勤工助学、特困补助和奖励,做到精准识别、精准资助困难学生。贫困生的学习动力更大,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更强。学校每年近60%的毕业生主动到基层创业就业,成为农业发展的生力军。

  扶持产业好比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中国教育报:安徽是农业大省。对那些未脱贫的农村地区而言,您觉得主要问题在哪些方面?

  程备久: 对大别山区而言,从农业生产的角度看,一方面是由于可用于生产的土地少,“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另一方面是因为光照时间少,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未脱贫的农村地区,基本上没有什么工业,这在目前来看也是一个优势:污染少,可以发展生态农业。

  比如大别山区岳西县主簿镇,那里的冷清水田,平均每天日照时间不足3小时,土壤积温达不到要求,种植水稻往往灌浆不充分、颗粒不饱满。但是,这种冷清水田种植的茭白,上世纪90年代就远近闻名,远销上海等长三角地区。目前当地茭白种植达6万亩,还发展了休闲旅游等相关产业,较好地实现了产业脱贫。

  中国教育报:传统农业确实面临转型升级。在与革命老区金寨县的合作中,你们的成功经验是什么?

  程备久: 扶持一个产业好比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致富一方人。近年来,学校依托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牵住产业的“牛鼻子”,发挥科技引领和示范作用,形成了“学校扶产业,产业聚企业,企业带大户,大户联贫户”的产业扶贫模式。2013年,学校与金寨县合作共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大别山综合实验站,联合组建了茶叶、毛竹等十大产业联盟,共同成立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服务中心,探索建立了“一站一盟一中心”的新型农业推广服务平台。

  通过这一平台,学校选派的65名产业联盟专家,主抓品种选育和技术推广应用,培育科技示范户,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有机稻产业联盟解决了绿色防控、地力提升、机械化育秧等三大技术难题,两年里就使亩均效益提高了1500元。学校将“金寨模式”“嫁接”到其他贫困县区,组建了73个县域农业主导产业联盟,派出了350多位专家教授,扶持了大别山区及皖南山区茶叶、经果林、毛竹、畜禽、食用菌、高山蔬菜等特色产业,打造了岳西茭白、六安瓜片、砀山酥梨、皖西白鹅、定远黑猪、霍山毛竹、舒城油茶等一大批品牌产业,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帮助农民自我发展、主动脱贫

  中国教育报:近几年教育部和各高校都在开展扶贫的“对口帮扶”。在精准扶贫上,您认为高校对口帮扶的重点应该在哪里?

  程备久: 大家都说“扶贫先扶智”,我觉得还应该加上“扶贫先扶志”,“志气”的“志”。要增强农民自我发展、主动脱贫的动力与信心。现在还未脱贫的农村地区,也是各方面发展条件最差的地方,对扶贫工作来说是“硬骨头”。因此要特别重视致富带头人的作用。结合“两学一做”,安徽农大开展了“党支部对接帮扶”,每一名干部、党员都有具体的帮扶对象。

  中国教育报:在具体的“对口帮扶”中,安徽农大发挥了哪些专业特色?

  程备久: 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校对口帮扶金寨县双河镇大畈村、颍上县红星镇吴寨村两个重点贫困村。学校高度重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带队,深入到村、走访到户,研究制定帮扶措施,力求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学校先后向2个村派出了4位扶贫工作队长,2位村第一书记,累计送去20万元困难救助资金和100多万元产业扶持资金。

  2016年春节前,学校投入20万元,帮助吴寨村5户贫困户建立酥瓜大棚,5月份每亩产值已经超过1万元,现在该村酥瓜大棚面积已达20多亩,10月份,我校按照“扶上马、送一程”的思路,再次投入20万元,帮助吴寨村发展设施、高效农业。对大畈村,学校制定了三年脱贫帮扶措施和全村2018年率先脱贫实施方案,凝练了“美丽乡村示范点”“千亩茶园低改工程”以及流域治理等10多个项目,争取各类资金1000多万元。学校坚持生产、生态、生活相结合,大力支持开展农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了贫困农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中国教育报:在实施精准扶贫工程中,还存在哪些困难?对搞好精准扶贫,您有什么建议?

  程备久: 我们调查发现,现在农村贫困户中,因病致贫、因残致贫较为多见,这也增加了脱贫的难度。一些慢性的非传染性疾病,比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往往是因为农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但一旦丧失了劳动能力,脱贫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现在开展精准扶贫的大多是农业大学、工科大学,建议医科大学也更大程度参与进来,对农民进行普遍体检,加强早期干预,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改善饮食结构,达到科学预防的目标。

  产业扶贫离不开技术和人才。不少农村地区往往大棚建起来了,却不知道种些什么,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因此,要重点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技术和人才支持,特别是做好农产品的开发、加工、贮藏、销售等环节的配套服务。在这方面,农业高校具有很大的优势,应进一步疏通农业高校广泛参与脱贫攻坚的渠道,充分发挥农业高校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特殊作用。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