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不是要在一日活动中增加游戏环节,也不是要将所有的活动都变成游戏,而是要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融入游戏精神,让这些活动支持幼儿的最大发展。对于一些幼儿自身难以短时间内获得而又是非常必要的关键经验,可以通过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来完成,但这种活动必须以满足幼儿兴趣的游戏来组织,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而不是抛弃游戏精神的教师表演。

  《指南》指出:要理解和支持幼儿的学习方式,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来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但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却存在许多的误读误判。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不是要在一日活动中增加游戏环节,也不是要将所有的活动都变成游戏,而是要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融入游戏精神,让这些活动支持幼儿的最大发展。对于一些幼儿自身难以短时间内获得而又是非常必要的关键经验,可以通过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来完成,但这种活动必须以满足幼儿兴趣的游戏来组织,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而不是抛弃游戏精神的教师表演。

  集体教学要体现“幼儿为本”的教学价值观。传统的集体教学活动,幼儿是在一种系统有序、教学模式化模块化的方式中进行。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教师无暇顾及到每个孩子的发展情况,无法真正满足每个孩子的学习要求。比如,某园为了巩固班里幼儿的时钟经验,教师规定游戏前孩子必须正确完成5道认读时钟的作业题目。3—6岁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作业单式的教育不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教师把作业是否完成变为了儿童是否能够游戏的筹码,不仅剥脱了儿童游戏的权利,也扼杀了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面对抽象的时钟练习,如果教师不急于求成,而是能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来让孩子自主体验,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师可以直接在教室里挂一个时钟,并且在一日计划里标注好一日活动的具体时间段,每进行一个活动,就让孩子自主记录,一方面巩固孩子对于时钟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也能增强儿童规划一日活动的自主性。

  集体教学要体现“过程学习”的教师价值观。模式化的集体教学活动牵引着孩子向标准答案靠近,间接导致了“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比如,大班“百变积木”点评环节中,柔柔说:“老师,介绍一下我的飞机好吗?”一旁的天天也说:“我变了恐龙,能让我介绍一下吗?”但老师为了圆满地结束活动说:“好,课后一起再交流,好吗?”在这个活动中,显然教师在过程与结果之中,她选择了结果。

  那么如何减少集体活动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呢?老师可以在回顾游戏的环节中,通过同伴间的讨论与交流来满足幼儿表达的愿望。分享的价值不在于评选出今日活动的“最美”“最好”,而是要在过程中启发孩子看到自己与同伴的亮点来扩展经验,间接培养孩子审美、合作、分享等宝贵的学习品质。

  集体教学要体现“发现学习”的目标价值观。集体活动中,教师为实现单位时间内教学最大效益化,往往会压缩幼儿探索时间,直接告知幼儿正确答案。比如,在大班“造桥”活动中,教师首先进行示范操作:先选方形积木搭建四五个桥墩,然后再选长条形的木片在桥墩上放置桥身,并且提醒每个桥墩间的距离要保持均等。随后孩子分组活动的时候,幼儿依葫芦画瓢式地进行造桥活动。

  每个孩子的社会文化背景都各不相同,而老师却用模式化的方式来教授,显然违背孩子的天性与兴趣。如果教师可以放手让孩子们结合他们的生活场景来自主搭建,可能活动中会碰到问题,但显然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大桥”会更具灵性和创意。(作者:王翠萍,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实验幼儿园)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