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成为工作导向,“精准”的基础是摸清情况,找准重点,抓好细节。摆脱贫困需要智慧和能力,而教育是获得智慧和能力的最重要手段。对于农村贫困地区而言,教育是扶贫工作的重点,其关键环节和主要内容在于义务教育。

  “精准扶贫”成为工作导向,“精准”的基础是摸清情况,找准重点,抓好细节。摆脱贫困需要智慧和能力,而教育是获得智慧和能力的最重要手段。对于农村贫困地区而言,教育是扶贫工作的重点,其关键环节和主要内容在于义务教育。经调研发现,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教师队伍总体仍然处于人员少、力量弱、勉力支撑的局面,具体表现在:

  师资力量薄弱,结构不合理,教学质量难以保障。贫困地区学校无法吸引优秀教师,而现有的教师队伍中,受过正规教育的教师比例很低,年龄老化,学历低,教学观念和知识陈旧,水平和能力有限。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音乐、美术、体育等非主科教育以及英语、科学等素质教育师资缺乏,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综合能力与新的课改要求相差甚远。

  教师工作任务繁杂,工作量过大,不能专心于教学。贫困地区大多分布在自然条件艰苦、山高水深的地方,校区分布不合理。在一些特别偏远贫穷的地区,一个老师负责一个班级甚至是全校几个年级所有课程的情况并不鲜见。加上,贫困地区也是留守儿童集中的地区,学生对于住宿、生活照顾和关爱、心理健康辅导等的需求比其他地区学生更大。但目前,贫困地区中小学普遍缺乏后勤人员和心理教师。为落实“营养餐”工程和做好学生寄宿等工作,勤杂人员、心理辅导老师等职位常由普通教师兼任,导致教师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之外,还要负责照看学生、采买煮饭等全天候的勤杂工作,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调研中,有老师曾说自己每天要工作17个小时。

  教师待遇条件差,后续师资难以为继。与任务繁重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贫困地区教师待遇差、提职培训机会少,缺乏社会认同和应有的尊严。一些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甚至是城市超编教师不愿意到贫困地区学校就业,当地教师千方百计向城镇调动,形成恶性循环,教师队伍不稳定,后续师资无以为继。

  贫困地区师资力量薄弱有其历史、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原因。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精准施策,加强农村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精准摸底”。教育部已经在构建涵盖集中连片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议各级政府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对本系统和辖区内农村贫困地区的教师队伍作精准调查、全面摸底。在精准摸底基础上,对贫困地区的师资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做到对症下药,并为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以及教师培养、培训等扶贫政策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第二,改革现有的教育投入制度。合理协商并确定中央、省级、市级、县级政府的教育财权和事权。构建义务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按地区经济状况、教育状况分类管理的长效机制。将教育财政、人事管理权重心上移,由省(市)实行“大统筹”,衡量各县(区)财政实力,再由县(区)级政府提出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支出最低比例,实行“小统筹”,以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不受地方经济起伏的影响。

  第三,完善贫困地区教师福利待遇制度。要对贫困地区教师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如设立贫困地区教师津补贴;优先考虑贫困地区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评优;在绩效工资总量之外,由中央财政单列贫困地区教师的津贴补贴支出;增加贫困地区教师岗位津贴,大幅度提高津贴在工薪总额中的比例;为贫困地区教师提供住房保障等。

  第四,加快农村教师人事制度改革。要改革与创新教师人事制度,实现教师人事制度的城乡并轨,提高农村教师的经济社会地位,为统筹城乡师资提供有利条件。政府要做好基础调研工作,对于贫困地区师资力量缺口做到心中有数,对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编制核定和补充实行动态管理。要充分考虑农村教育自身的特点,在开齐科目的前提下,可以考虑按班级数核定教师数,保证薄弱学校有足够的教师编制。对农村学校后勤管理进行改革,后勤管理人员可以采用合同制,不占编制,以减少农村教师从事勤杂事务的工作负担。

  第五,建立灵活多源的教师增量机制,如制定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使用的政策。

  (作者田刚系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