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战略发展学会新型城镇化与教育发展开题暨蓝皮书发布会今天在京举行,来自经济学界、全国高校、研究机构的百余名代表参加本次会议,共同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教育需求与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相关问题。

  中国教育报北京5月23日讯。中国教育战略发展学会新型城镇化与教育发展开题暨蓝皮书发布会今天在京举行,来自经济学界、全国高校、研究机构的百余名代表参加本次会议,共同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教育需求与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相关问题。

  “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当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导向作用。”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名誉会长郝克明说,应该坚持公办与民办教育并举、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教育并举、职前与职后教育并举、线上与线下教育并举,适应城镇化进程中产业发展的需求和学习者的需求。

  现阶段,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而熟练技工人数不足,有人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用完,成为中国发展的障碍。针对这一说法,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厉以宁表示:“旧的人口红利的确在逐步消失,但新的人口红利正在增加。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是新的人口红利。”

  厉以宁认为,最近逐渐流行起来的“城归”也是值得关注的现象。进城打工的农民学了技术、交了朋友、熟悉了市场、懂得了怎么创业,从城里返回家乡或其他农村创业,叫“城归”。如何更多地利用农民的人口红利,如何让“城归”更成功地创业,教育起到很大作用。

  与之相连带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培养大国工匠。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城镇化促进会执行会长郑新立说,要造就大国工匠,不能只靠宣传,还要从制度上解决,让人们转变观念,尊重职业工人,意识到上职业学校是有前途的。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人的城镇化。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闵维方说,职业教育将人口流动与市民化、人口就业与产业发展、城市和农村发展衔接起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人的城镇化,根本上还要依靠教育。”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课题组组长谈松华教授在介绍课题的研究思路时说,人的城镇化要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更需要提高农村转移人口的文化职业素养,要实现一亿城市落户的农民工、一亿就近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及一亿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城镇化,从根本上要依靠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

  与会专家还探讨了当前我国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如城镇化进程和产业发展不同步,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致使产城人分离,见物不见人,兴城不兴业,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难以实现,城镇化发展后继乏力,甚至出现空城、鬼城等现象,就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实现产城人融合目标、建立产教城融合发展机制展开讨论。会上发布了《新型城镇化与基础教育布局蓝皮书》。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