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0∶4,这是一组什么数字?这是2015年底中国政法大学设立首批跨学科教研室的申请数量、答辩数量和“中标”数量的比例。在评审专家的层层筛选下,创新创业教研室、法学学术精英人才培养跨学科教研室、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教研室、历史与社会跨学科教研室,“组团”拉开了学科跨界从“虚”走向“实”的序幕。
26∶20∶4,这是一组什么数字?这是2015年底中国政法大学设立首批跨学科教研室的申请数量、答辩数量和“中标”数量的比例。在评审专家的层层筛选下,创新创业教研室、法学学术精英人才培养跨学科教研室、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教研室、历史与社会跨学科教研室,“组团”拉开了学科跨界从“虚”走向“实”的序幕。
在法学类专业占据半壁江山、拥有全国最大最全法学教育体系的中国政法大学,在二级学科划分过细、学科壁垒森严、学科资源单一的传统下,会走出一条怎样的学科跨界之路?
破壁:让学科资源活起来
陈景辉是法学院法理学研究所副所长,也是学校法学学术精英人才培养跨学科教研室负责人。按照规划,学校“法学学术精英人才培养实验班”首期只面向大一学生选拔不超过30名学生,但陈景辉依旧嗅到了这项工作的颠覆性味道。
他说:“我们是一个最‘实’的跨学科虚拟教研室,因为要实现法学学术精英培养目标,现有的课程体系必须做出非常态大改变,有新开设的课程,有新调整的课程,而这些都要触动原有的课程体系。”
围绕实验班不同以往的培养方式,原则上,他们这个跨学科教研室在两年之内至少要开设3门全新的课程。虽然课程名称还没有最终敲定,但取向很明确,就是要打破现有的以法律条文制约学科分野的局限,主动破解法学内部的学科壁垒,同时引入经济学、哲学等学科门类。
“这或许会带来学校现有的4个法学院在学科划分上的改变。”陈景辉说。
“设立跨学科教研室的初衷就源于学科之间较深的壁垒。”学校教务处处长卢春龙说,作为一所以法学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的学科相对比较单一,学科细化情况比较突出。
以法学一级学科为例,其下的二级学科越来越细化,种类非常多,几乎所有的部门法都演化成二级学科,学科间的壁垒也随着二级学科的细分而向下延伸,形成知识跨界流动的一条鸿沟。
“我们每年大约能招到1000多名法学类专业学生,我们能不能拿出30个名额,开始这样一种跨学科培养的试验?”卢春龙说,其实这些跨学科教研室可以说是应人才培养需求而产生的。他现在几乎每个月都要和几个跨学科教研室的负责人开碰头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督促进度。
“报考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第一志愿几乎都是法学。在法学突出的强势面前,如何从本科开始实践多专业、多科性的复合,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学校副校长于志刚坦言,从2008年开始,学校大胆尝试“双专业双学位”培养模式。
学生毕业时获得两个学位证,一张毕业证上呈现出两个专业,由学生自愿选择将哪个专业排在前面。“我们后来发现这种学科交叉的培养模式效果特别好,很多法学以外专业毕业生甚至发展得更好。”于志刚感叹道。
拆墙:让优秀教师动起来
有一个现象一度让于志刚很纳闷儿,每年学校都会引进很多海归博士,几乎每个人都有亮眼的简历和学术成果,但任教一段时间以后,“好像就看不到他们了,连双语课程都很少开设”,更别说展现学术专长了。
问题出在哪儿?
“这些优秀人才引进之后,无用武之地,学术优势、语言优势都发挥不出来,这无疑是大学的尴尬。”于志刚将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源归于传统学科壁垒下的学术局限。
无论是从欧美、澳洲还是日本留学归来的博士,都需要按照既定培养方案教授既定的课程,偶尔开选修课。除了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学术专长,这些海归人才很难按其所学的知识进行体系化教学。
“如果这些优秀师资始终没有释放自己的能力、知识体系和国际化经验的空间,显然既不利于优质资源的盘活,也不利于新专业新学科的发展。长此以往,我们拿什么搭建培养国际化、区域性人才的平台?”于志刚说。
设立跨学科教研室成为缓解矛盾的一种解决路径,让教师根据学术兴趣和专长自愿组成跨学科教研室,开发新课程,编写新教材。学校为每个新设立的跨学科教研室提供30万元的专项经费,如果运转正常,3年后将继续提供经费支持。“虽然每名教师的行政隶属关系不改变,但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教学任务要依托跨学科教研室来完成。”
卢春龙说,设立跨学科教研室的标准之一就是组成教师必须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借此改变传统教研室单一的教学科研模式,盘活现有教师资源。
虽然首批只有4个跨学科教研室获得了“准生证”,但这无疑是拆墙的开始。在学校做加法而不是做减法的改革思路下,跨学科教研室开启了另一个教学科研维度。
以70后为主体的法学学术精英人才培养跨学科教研室成员,每天都斗志昂扬。虽然法理、法律史、民法、宪法、行政法、国际法、知识产权乃至哲学等学科的十几位教师,经常要往返于相距近40公里的两个校区之间,但他们却依然精神抖擞,因为他们感觉到自己在参与一项不同寻常的改革。
于志刚则更愿意将这种改变解读为多学科人才的大融合,通过这种融合把优秀师资的激情、优越性、成就感释放出来。当这种融合成为常态,下一步就是新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了。
交叉:渐进式改变大学生态
“围绕一门课程形成一个教研室,这种模式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现在已经非常弱化了。”于志刚说。
在他的设想中,以设立跨学科教研室为起点,把新的课程建立起来,以通识教育或创新学分的形式纳入培养方案,推动本科教学改革,进而促进大学生态的多样性。
“而激发学生学术兴趣,释放优秀教师资源,则是这种探索的副产品。从一个小的教学环境开始改变,最终可能会改变一所大学的生态。”于志刚说。
2011年,全国唯一一所文科院校与中国科学院联合举办的协同育人项目——“成思危现代金融菁英班”在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正式起步。合作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有效整合学校金融、法学学科资源与中科院数理、管理学科资源,将学生的经济、金融和法律等几大知识模块融合在一起,以期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国际化视野、深厚的现代金融理论素养,掌握数理分析工具、能够从事现代金融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5年间,“成思危现代金融菁英班”果真如预想般结出硕果。从这里走出的学生,不乏全国大学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等获奖者。
“当初我们设计这个班的培养方案时,着眼于4个方面,即运用型、交叉学科、国际化、创新性。”学校商学院副院长朱晓武说,“成思危现代金融菁英班”的跨越是两个方向的:一是跨专业,就是将数学、物理、法学、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尽收麾下;二是跨院所,最初70%的教师都是从中科院聘请来的,现在稳定在50%左右。
朱晓武说:“经过交叉学科培养的学生经常让人脑洞大开,一名本科生设计了一款以PM2.5指数为标准的指数金融衍生产品,由此形成的学术成果不仅被国内核心期刊采用,还形成政策报告提交到证监会环保部。”
理念一旦稳固下来,行动上随之呈现百花齐放的形态——
从民商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等3所法学院挑选学生组成虚拟建制的法学西班牙语实验班,致力于培养我国紧缺的西班牙语法律人才;
致力于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年度学科竞赛式学术交流平台“本科生创新论坛”,坚持鼓励、推动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教育法、卫生法、体育法、金融法、财税法等“血统复杂”的专业纷纷出现在学校2016年硕士研究生专业名目中,且平均报录比接近10∶1。
“没有通识教育的专业教育,学生获得的专业技能只能是没有灵魂的躯壳;而缺乏专业教育支撑的通识教育,也容易成为一种缺乏根基的空中楼阁。”于志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