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规模学校,是中国曾经的自然村办小学布局经历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出生率下降后,共同造成的学校形态。小规模学校的出现是自在而非人为的,因而普遍处于被动、弱势状态。

  农村小规模学校,是中国曾经的自然村办小学布局经历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出生率下降后,共同造成的学校形态。小规模学校的出现是自在而非人为的,因而普遍处于被动、弱势状态。

  怎样对待小规模学校,首先必须明确其价值定位。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最终目的是维护村民的孩子与市民的孩子平等的教育权利。小规模学校的存在,是维护平等教育权利的体现。然而,唯有在教育质量上得到保证,维护村民孩子平等权利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政府管理者、教育主管部门、小规模学校的教师和村民都必须对此十分明晰,并且十分明确地表达出来。在当今义务教育成为必需品的时代,有人居住的乡村就必须有学校,它的价值是不能由金钱或其他方式替代的。

  从宏观政策层面,必须以办好适度规模的学校作为教育长远的规划基点,而不能急功近利地采取一些短期看来可以扬汤止沸的措施。一些人认为,对付择校热,把原来的较好学校冠以某某集团就行了,未考虑到集团本身超越了有效管理范围,增加了行政层级,依然存在并可能强化了中心与边缘关系。世界各国的实践已经证明,这样的办学,责任链不明晰,管理成本增大,难以精细化,对学生的关注度降低,难以办出好的教育。况且,当地居民经过一段时间,还是分辨得出哪个校区是真的好,哪个校区较差,并不能最终解决择校难题。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是走向适度规模发展的一道台阶;若只是进行简单撤并和集团化,欧美等国此前的实践都已证明,这是一段冤枉路。

  有人或以为小规模学校成本高。若从政府财政开支计算,小规模学校的确实需要较一般学校高的开支,但若从政府、居民、社会其他各方综合计算,考虑到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必须履行其职责、乡村文化和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等方面,村民孩子就近入学,比到城里就学的综合成本要小。实践中,它们的成本开支也远远低于城里被众多人追逐的所谓名校。在乡村,若有与城里那些名校等额投入,同样能办出一所学生愿意上的学校。所以,这种说法最终还是归结到是否平等上。在学生、学校、资金这三者的配置关系,如果重视的是学生,那么钱就跟着人走。而如果重视的仅仅是学校,那么钱就跟着学校走。相应地,学生也要反过来跟着钱走。正是这种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导致在教育上出现农村学生的“进城化”,学校的高度集中,让教育经费和资源配置出现严重失衡。

  从教育生态角度看,农村小规模学校是整个社会学校体系的高山流水,一旦这里的水枯竭了,整个中国的教育生态就肯定出问题。当下,县城以上学校出现的大班额和巨型学校,其根源在于乡村的学校没有办好。乡村学校与城镇学校之间的差距在拉大,村民选择用脚投票,带着孩子进城上学。这种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无奈。如果其所居住的村庄有与城里质量相当的学校,谁也不会舍近求远,甘当陪读。

  要改善这种状况,还必须从源头上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解决它们经费短缺、教学设施条件落后、教师待遇差和师资水平低等发展障碍,让更多的村民自愿把孩子放在离家较近的乡村学校就读。做到这一点,农村的部分小规模学校接受回流的本乡学生,可能成为适度规模学校,城里的大班额自然消解,中国教育均衡的目标才算真正实现。

  从小规模学校自身看,一定要看到自身的优势,当然也要看到自身的劣势。主要的优势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高,学校的行政层级少;主要的劣势是师资、课程内容和质量难以保障。为此,需要在教学形式上设法改进,内部可以通过小组学习、小先生制等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外部可以与其他小规模学校联合,实现资源共享,并通过互联网共享更大范围的优质教育资源。一定区域内的小规模学校联合起来互补,是一种有效的改善形式。

  更为重要的是,小规模学校的当事人要抛弃被动的心态,建立自信,积极主动地寻求与自身条件自洽的改善路径。

  (作者储朝晖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