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风过后,北京难得晴朗。11月26日上午10点,以义务教育为主题的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第2场新闻发布会在教育部北楼二层报告厅举行。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 回眸与展望

  一场大风过后,北京难得晴朗。11月26日上午10点,以义务教育为主题的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第2场新闻发布会在教育部北楼二层报告厅举行,到场的记者十分期待。“义务教育热点多,估计今天会有料。”相熟的记者们低声交流着。

  新闻发布会一开始,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就发现坐在第一排的一张熟面孔。“当年,这位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写过一篇题为《爱也坑班,恨也坑班》的稿子,反映当时像北京这种大城市择校热的严重问题。那些年,教育公平是广受关注的议题。”续梅注意到,最近很多媒体对就近入学、营养餐等教育民生问题的报道,反映出一些长期阻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坚冰已开始解冻。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是整个社会最关注的教育阶段,也是一块硬骨头。”义务教育第三方评估总负责人、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宋乃庆带领的研究团队,从教育规划纲要对义务教育提出的普及与巩固、均衡发展、减轻负担三个维度展开调研评估,调研内容涉及普及巩固、减负、经费保障、师资队伍建设、标准化建设等方面。

  点多、面广、量大,是发布会现场被屡次提及的我国义务教育显著特征。的确,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5.40万所,在校生达1.38亿人,作为各级教育中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教育阶段,义务教育显然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主要内容。

  进入记者提问环节,发布会现场一下子沸腾起来,俨然一场针对义务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记者招待会。

  “请问如何看待中小学课外培训市场混乱的问题?”有记者提问。

  “校外培训机构管理,要打组合拳,单一的方法难以奏效。家长观念要转变,知识增多了,兴趣泯灭了,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利,要树立正确的成才成人观。”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表示,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公办学校教师不得到校外培训机构任职的规定,同时不认可校外培训证书,同时推广相关地区好的做法和经验。

  “‘毒跑道’问题调查进展如何?”记者的问题“来势汹汹”。

  “教育部高度重视,有毒塑胶跑道虽然是个别企业的问题,但学生是受害者,教育部门绝不能袖手旁观,一定着力解决。”王定华再次“接招”,并耐心地介绍了相关应对举措。

  “高中录取权下放会不会加剧家长从择校到择区县?”“居住证制度实施后,对义务教育招生录取有哪些影响?”记者们的问题纷纷瞄准义务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一问一答,一问多答,有问有答。

  “在座的很多记者应该是幼儿和学龄儿童的家长,感受真切。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有需求很正常,要解决这种需求的矛盾,一方面要合理控制需求,另一方面要扩大优质资源。”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诚恳地说。

  (原标题:热与不热)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