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湖南长沙召开的第七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研讨会上,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康友表示,我国馆校结合政策在国家层面出台较多,各省级行政区也出台了馆校结合政策114项,但各地区多寡不一。建议国家层面再出台一些政策的实施细则,各地区落实到位,共同推动馆校结合工作迈上新台阶。

专家:馆校结合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

各省级行政区已出台馆校结合政策114项

  日前,在湖南长沙召开的第七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研讨会上,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康友表示,我国馆校结合政策在国家层面出台较多,各省级行政区也出台了馆校结合政策114项,但各地区多寡不一。建议国家层面再出台一些政策的实施细则,各地区落实到位,共同推动馆校结合工作迈上新台阶。

  据介绍,近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等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科技馆等科普场馆、社区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积极拓展为未成年人服务的功能,促进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各省级行政区纷纷出台了馆校结合政策,总量达到114项。其中湖北、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出台政策数量在7项以上,居前五位。但各地并不均衡,部分省份还没有出台馆校结合相关政策。在114项地方政策中,省级行政区教委(教育厅)参与发布的共83项,9个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只参与发布1项政策,天津等4省(市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没有参与发布,仍然需要继续推动。

  随着馆校结合政策的实施,各地涌现了一批馆校结合的好经验好做法。2008年,北京市实施了社会大课堂,教育行政部门联合本市有关部门以及行业管理机构,整合利用北京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科研院所、企业、农村、社区等社会活动场所以及有条件的高等院校、校外教育机构、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等教育系统的资源,通过提供免费或优秀的场所条件,安全的活动环境,适合学生特点、与学校课程结合的活动内容,搭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学生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相连接的桥梁和平台。同时,2014年,北京市要求,所有中小学要把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实践学习列入课时计划,时间不少于全部学时的10%。社会大课堂成效明显,2015年上半年中国科技馆日平均参观人数5万人左右,周一至周五中小学生成为客流主体。

  王康友建议,国家在馆校结合政策的落实层面应出台一些细则,确保政策落到实处。比如国家课程标准中增加场馆学习内容;场馆提供校外服务功能,场馆教育者带着课程走进学校课堂。积极推动已经出台政策地区联合教委(教育厅)牵头出台一些适应本地区情况的馆校结合政策。积极推动未出台馆校结合相关政策的省级行政区早日出台相关政策。同时,加强科技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建设工作,增强科技场馆校外服务功能。场馆面向学校开发配套教材、教案、学习单、资源包、教具等内容辅助学校团队学习。提升学校的积极性,如在中考题目或者高考题目中出现与科技馆展品或者活动相关试题。此外,要加强馆校结合信息化建设,增强时效性、针对性,比如建立微信和微博,开发智能手机应用程序(APP),利用新媒体让学校和师生随时全面了解场馆的最新活动和课程信息以及开展预约服务等。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采集和挖掘中小学生需求数据,从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