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对夏,喜对哀。大手对长才。”日前,在北京市府学胡同小学国学专职教师刘慧琴的带领下,四年级(2)班的学生认真地学习《笠翁对韵·十灰》一课。除了学生,在后面旁听的还有来自京苏粤浙的47名语文高级教师。

凝炼四地教学风格 汲取四地教育精华

京苏粤浙携手助教师走向卓越

  “春对夏,喜对哀。大手对长才。”日前,在北京市府学胡同小学国学专职教师刘慧琴的带领下,四年级(2)班的学生认真地学习《笠翁对韵·十灰》一课。除了学生,在后面旁听的还有来自京苏粤浙的47名语文高级教师。

  展示课结束后,点评专家和京苏粤浙的参训教师们,对展示课进行了深入讨论。“在北京尤其是在府学胡同小学这样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名校听国学,是原汁原味的。”江苏省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冷玉斌说,刘慧琴老师展示课中的诵读、典故、学对等都非常专业和深入,“在江苏,我们可能更多培养的是学生的阅读习惯”。

  与府学胡同小学语文展示课同时进行的,还有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数学展示、石景山区外语实验小学的英语展示。5月25日—30日,由北京、江苏、广东、浙江四省市联合举办的“京苏粤浙首期卓越教师高级研修班”北京阶段培训在北京教育学院举行。该研修班自2014年10月在南京开班,中间经过广州、杭州阶段的学习,最终在北京结业。

  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钟祖荣介绍说,项目研修主题是“跨区域文化背景下的教师教学风格凝炼”,主旨在于通过深度体验四地的教学风格,让参训学员把握前沿、走近优质、品味文化、梳理理念、创新模式。

  “北京阶段的课程设计包括全员通识培训、学科通识培训以及跟岗学习、名校参访等培训板块。”该项目北京阶段负责人汤丰林说,最大的特点是跨省市按学科混合编班,实行培训机构与一线名校相互衔接的双基地培训模式。

  “项目最大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位具有专业提升动力的参训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在研修班结业仪式上,北京教育学院院长何劲松、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成平、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副院长曾小龙、浙江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金运成共同总结了研修班的核心所在。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