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减负到底从何入手?面对部分幼儿园“小学化”的趋势,一年级如何做好衔接?沈阳市和平区教育局针对这些问题,自2013年9月起,在辽宁省率先推行了一年级新生“零起点”教学新举措。让每一名学生都享有“从零学起”的机会,绝不因为个别学生的提前“抢跑”而加快教学进度。

  小学生减负到底从何入手?面对部分幼儿园“小学化”的趋势,一年级如何做好衔接?沈阳市和平区教育局针对这些问题,自2013年9月起,在辽宁省率先推行了一年级新生“零起点”教学新举措。让每一名学生都享有“从零学起”的机会,绝不因为个别学生的提前“抢跑”而加快教学进度。

  “零起点”是为了公平起跑

  出于攀比心理和担心孩子幼小衔接的问题,家长们普遍认为让孩子在幼儿园接触到各类课程,上了小学就可以占据一定优势。其实不然,家长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在拔苗助长。科学研究证明,三四岁的孩子手指骨骼还没发育完全就让他学写字,从生理角度讲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从心理角度讲过早学习还可能会导致孩子厌学。

  “零起点”的教学,则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根据以往的经验,“零起点”孩子的学习后劲往往比“抢跑”的孩子更足。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和平区教育局出台了《关于规范小学一年级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一是强调学习内容“零起点”,即严格按照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做到不赶超教学进度,不拔高教学要求;二是强调学习适应性“零起点”,即尊重教育规律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开学第一周开展一年级新生“学习准备期”的专项训练,而对于学科教材的内容则从第二周才开始学起。

  “零起点”是为了树立科学的成才观

  任何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最终都会落脚于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上。和平区教育局推行“零起点”教学新举措的落脚点,就是对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

  和平区对一年级学生的期末学业评价进行了“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改革。教研室针对国家规定一年级开设的6个学科以及信息技术学科分别制订了学业测评方案。评价标准的制定体现三个强化:强化指标多维、强化主体多元、强化方式多样。

  和平区小学“零起点”教学改革为科学评价建立了一个导向:小学“零起点”教学,不仅是为了给幼教阶段的幼儿们减负,更是为了改变家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观念,从源头杜绝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零起点”授课,就是要告诉家长,不论孩子提前学了什么,小学老师都是从头一点点讲起。

  “零起点”是为了更好地给学生“减负”

  有人形容现在很多学校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担心减负砸了学校的牌子,那么沈阳市和平区是如何做的呢?

  首先做到减负不减“责”。我们严格规范教育教学活动,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我们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探索“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有效途径。明确减负是减掉那些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过重负担,但不意味着降低要求。

  其次做到减负不减“质”。我们鼓励教师处理好减负与提质的关系。减负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要通过如何“增效”来实现减负。一是强调教师做好课内功,打造高效课堂。我区大胆探索减负提质的教学模式,围绕“自主、高效”两个关键词,各校探索出符合校情学情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是强调做好课外功,开发校本课程。让学生在第二课堂的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飞扬兴趣。

  再其次是做到减负不减“法”。减负不能盲目去做,贵在得法。一是管理讲法,我们建立了强化落实减负的相关制度,如公告制度、督导制度、表彰制度等。二是教学有法,减负不是教学简单化,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减机械重复,增灵活创新。三是学习得法,我们主张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习得学习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开展“零起点”教学让教育回归本源,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成长规律。一年来,自卑内向的孩子敢于站起来发言了,孩子们通过评价变得更加自信、阳光了;家长不必为“抢跑”花费精力、财力;教师也重拾教育理想,找到了心中的香格里拉。

  (作者系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教育局局长)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