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转化如何跨过“最后一公里”
“现在高校创新氛围很浓,但大学生的创新成果往往在‘最后一公里’转化不通畅。”
日前,由北京市科协主办的第三届首都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与专利成果展示推介会,在北京建筑大学举办。推介会现场展示了京津冀三地55所高校的536件专利成果,7名大学生成功申请了专利,6个大学生创新团队与6家企业现场签订合作意向书。
在高校科技创新氛围日渐浓厚的背景下,如何跨越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成为高校、企业、投资人、专家共同关注的话题。
创新成果如何走出校园
当天津大学学生龚原得知他们团队设计的智能口罩得到天津一家商务会展公司的青睐时,既惊喜又意外。
“我从大学生这里获取的信息是非常前沿的,对企业非常有指导意义。”推介会上,北京泛亚电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毛连魁,对装甲兵工程学院的电子监控类创新成果十分感兴趣。
然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创新团队都会像龚原他们那样幸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四学生张良坦言,现实中,许多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在学校拿到相应的奖项和证书后就走到了尽头,很难走出校园转化为有价值的生产力。“如今科研院所培养的学生有很多产生专利项目的机会,其中不少有一定市场应用前景,但很多都缺乏直接对口的转化渠道。”第一次参加推介会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胡颖说。
北京农学院学生张岩说,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很难依靠自身实现成果转化。“现在高校创新氛围很浓,但大学生的创新成果往往在‘最后一公里’转化不通畅。”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周立军表示。
创新成果如何对接企业需求
北京建筑大学机电学院学生王昌强多次尝到了推介会的“甜头”。去年,他所在团队的逃生窗项目在推介会后就接到了一家企业的洽谈邀请,今年的移动机器人座椅项目再次拿到了企业的意向协议书。但王昌强仍期待可以和更广泛领域的企业进行专业性对接,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展创新。
“成功的大学生创业,需要一系列的生态环境辅助。”时代集团总裁王小兰说,如今中关村2万多名企业家的身份都在发生转变,他们既做企业,又做创业导师。
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全国评审委员会委员张春鹏说,北京市科协设立的创业导师制,有利于让大学生得以在创业初期了解企业商业模式的核心需求,推动企业和大学生更广泛深入的合作。
创新活动如何形成体系
“一批以21岁高校大三学生为主的创业者闯入了创新创业系统,成为新一批的创业大军。”王小兰说,“90后的创业将为中国经济转型成功贡献关键的力量。”她认为,这批年轻创业者中的佼佼者已经用他们的成功证明,通过混合的资源积累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可以闯出一条自由、个性的创富之路。
“我们也尝试推广过一些产品,但实践后发现,团队只有晚上才有时间去运营。”河北工业大学的精诺电子数据分析平台研发者雷思源坦言,在校大学生时间、精力有限,研发占用大量时间,将产品推向市场会耗费更多精力。
科技创新、创业是不是大学生的主业?如何解决大学生科技创新在时间和经济成本上的重重压力?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张爱林认为,高校应该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的教学科研资源。北京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夏强表示,举办推介会的目的,就是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社会需求之间打开一个通道,建设一种常态化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让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形成体系,进而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实习生 代欣彤 向倩芸 本报记者 柴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