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9月29日电(记者 李荣)近期,教育改革之议一出,全民关注。沪浙高考改革方案一出,更是全民“解读”不断。“考改”可以倒逼“教改”。但是,教改不该止步于考改,而应关注人格塑造,最终还是要以人为本,教书更要关心育人。活泼泼的孩子,永远比冷冰冰的分数有意义。

  那么,学校的人格教育,应该是怎么样的呢?不妨选一个点来议一议。学生上学,同学之间相处的时间长,大家难免会有矛盾,会有不同意见。这个不同意见和矛盾,如何表达和解决,也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现在常常听到有小孩“诉苦”今天在学校被人骂了、甚至被人打了,有的家长就会迫不及待地“教育”道:你一定要骂还他、打还他,否则以后怎么得了;社会上有形无形之间,也往往倾向于“以怨报怨”,如果是以德报怨,可能会被看作无能。

  总之,先用一个响亮、冰冷的“不”字,把自己的“强”给支撑起来,至于其中的是非曲直、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反而放在其次,甚至并不关注了。

  人格塑造不但要关注性格、气质、品德和信仰等,还要关注人的尊严和魅力等,教育学生善于倾听意见,善于化解纷争,也是一种人格塑造。

  人际互动,并非一个“不”字那样的生硬。远离生硬表达,要凭借好教育来拆解做人的“独木桥”。这与考改用“立交桥”来拆解社会选拔的“独木桥”,是一个道理。两者打通,教改才算成功。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