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中小学生守则》面向社会征求意见,部分教师、家长和专家反映——
制定学生守则,听听孩子的心声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引发社会热议,在肯定意见稿更“接地气”的同时,不少人建议,让学生更多参与制定过程,内容表达更加“孩子气”,让守则更能“入脑入心”。
删除“见义勇为”,增加“控制上网时间”、“会自护懂自救”、“保护生态环境”等,变“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说法为“尊敬国旗国徽,奏唱国歌肃立,升降国旗行礼,了解国情历史”……近日,教育部就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一经公布,就引起热议。
此次修订征求意见将于8月20日截止,意见稿有何亮点?专家如何解读?社会各界有哪些看法和建议?记者进行了多方采访。
征求意见稿有何亮点?
教育部2012年启动守则的修订工作,经过两年的调研、修订,意见稿将现行守则和与之配套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合而为一,原本70条2000多字,浓缩成9大准则300多字。意见稿去掉很多口号化、“高大全”的说法,增加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实际的表述,发布后引起了各方热议。
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平台上,网友“展翅飞翔”赞道:“意见稿好多了,不再走笼统路线,有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更强。”
网友“水秀乡”表示,“支持教育慢慢走向人性化和务实,强烈关注”。
曾在微博上多次呼吁修订守则的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沈曙虹看到意见稿后,欣喜地向记者表示,“现行的守则悬在半空,现在可以说落到地面了”。他说,现行守则有些内容难以落实到操作层面,虽然学校会根据实际进行个性化的规范设计,但顶层设计的调整,让学校更有政策依据。
沈曙虹说:“意见稿比现行的守则更有‘温度’,亲和力更强,删除‘见义勇为’这条我赞成,因为未成年人很难把握度,为了保护他们,应该删除,这就是站在中小学生立场考虑的表现。”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班华则向记者专门提出:“‘护家园’这一条内容相当丰富,也非常符合时代要求。”
此次修订专家组组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邓友超向媒体介绍意见稿的亮点:一是贴近时代;二是突出对学生言行的基本要求,各地各校可依据守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学生管理规定或行为规范;三是简单明了,凝练为“三爱”、“三讲”、“三护”,易懂易记。
“让守则的内容成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最好办法,就是以核心素养来反观学生守则,从而还原学生守则的本来面目,使规则像规则,学生看得懂、记得牢、做得到、守得住。”邓友超说。
中小学师生怎么看?
意见稿更加注重具体可行,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那么,作为守则的适用主体,中小学生怎么看?
由于适逢暑假,一些学生还没看到意见稿,记者随机采访多名初中生发现,很多人还不知道意见稿及其主要内容。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初二学生于景霏说:“小学时就知道有中小学生守则,但平常没怎么关注。”
不过,听记者介绍意见稿的内容后,学生们均表示,这些道理都懂,在实际生活中也基本在遵守。
成都市某中学初三班主任张娟说,现行守则其实和学生息息相关,但是很难让他们主动关注,“十几岁的孩子,有几个会关心约束自己的条条框框呢?”
学生们对现行守则表现出的距离感,沈曙虹认为不难理解:“现行守则太‘高’,学生不说抵触吧,至少不会很向往,意见稿出来,他们可能会有思维定式,认为还是那些来训诫我们的东西。‘守则’,我定了,你来守;‘规范’,我建一个模子,你往里钻,学生可能会有这种天然的心理。”
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平台上,网友们踊跃发表看法。除了对不再走笼统路线表示赞赏外,很多网友建议,可以更“孩子气”一些。
“既然是说给学生听的,就得让学生听得懂、记得住,都像‘红灯停、绿灯行’一样最好。”网友“送人玫瑰”留言。
“守则可以再简单点,新版本像妈妈的唠叨,想面面俱到,可是哪个孩子爱听妈妈的唠叨呢?”网友“静墨”说。
前段时间,网上曾广泛流传“美、英、日中小学生守则”,守则修订专家组经过调研,明确表示“英、美、日均没有全国统一的学生守则”,所谓的国外学生守则或是国外某文化读物给小学生提出的建议,或是某学校的校规节选。尽管如此,许多教师、家长,甚至中学生仍对此津津乐道,希望可以为守则的修订提供参考。
13岁的于景霏认为,“网上流传的‘美国守则’要求不太高,容易做到,比如‘稍早一点或按时到校’、‘考试严禁作弊’等等。”
张娟也提到,网上流传的“英国守则”有一条——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我觉得这条挺好,很多孩子都缺乏保护自己的意识,值得提出来;而且这个表达简单明了,试想要是换成‘拒绝性骚扰’这样的表达,效果不会这么好。”
如何强化学生主体性?
要让新版守则真正“入脑入心”,让学生“看得懂、记得牢、做得到、守得住”,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一步努力?
“为学生考虑,代替不了学生自己思考的过程。”班华说,“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看上去是被动的,但他们是接受教育的主体,是道德学习的主体。既然是主体就应该通过各种方式让他们参与,而且一定要自觉参与,去思考,调动他们内在的积极性,别人不可能代替。”代替思考的结果,就是学生觉得“事不关己”。
那么,怎么让学生多参与、多思考?“从制定阶段开始,就让学生参与,这样产生的东西,学生的认同感更强。”沈曙虹这样建议。
这方面,其实已经有了带头“吃螃蟹”的人。在南京,20多所中小学作为市教育局第一批试点,搞起了由教师引导、学生真正当主角的校本“守则”。
以南京市银城小学为例。去年年初,学校组织各班利用班队主题会进行讨论、拟制,校长、教师和学生干部共同审议、表决,并和同学们反复交流意见,最终形成了一份《儿童交往公约》。
在公约的形成过程中,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当家做主”的感觉,表现出的积极态度令教师们大喜过望。二年级的刘润泽小朋友提出,在进校门时高年级的哥哥奔跑很容易撞到自己,希望能有保护低年级同学的内容。这条建议经过校园广播后得到大量同学认同,最后真的被写入到《公约》中。
沈曙虹认为,这对守则的修订也提供了参考:“一定程度让学生参与进来,参加研讨,发表意见,甚至下次再修订时用一两个例子,点名说哪个学生的什么样的建议,我们酌情采纳了,这样的方式可能会让学生群体积极性更高。”
而在表达方式方面,银城小学也遵循让学生听得懂、可操作性强的原则。“男生女生交往,知道‘女生优先’”、“小秘密要告诉妈妈”、“放学回家时,对家人说一句‘我回来了’”、“与别人谈话时,眼睛注视对方”、“当老人为我服务时,我会说‘谢谢’”……这些“孩子气”的表述正是其《公约》的成文内容。
除了对意见稿“应有之义”的讨论,网友们也提出了一些“不应该有”的建议。例如,有教师担心,新守则加入了“远离毒品”,会不会对处于逆反期的中学生来说是种提示或刺激?另一方面,对小学生来说,会不会本不知毒品为何物、却因为守则提到而好奇、关心?沈曙虹认同这种说法:“青少年涉毒数量是极少的,而守则应当是普适的,把个别现象放大到全国通行的规范性文本里,是不是合适?”他说,如果正式版本能删除这条,自己非常赞同。(见习记者 唐琪 记者 沈大雷 实习生 王袁欣)
《中国教育报》2014年8月20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