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签署三年来

学校标准化建设是均衡发展的“门槛”

  本报北京7月21日电(记者晋浩天)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1年起,教育部分别与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21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负责人就此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到2020年,各地要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推进均衡发展,对于工作进展缓慢的地方要进行督促和问责。

  这位负责人介绍,备忘录签署三年来,各地普遍制定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截至目前共有397个县(市、区)通过评估认定,其中上海市17个区县一次性通过,率先成为所辖县(区)全部通过国家认定的省份。

  学校标准化建设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门槛”。该负责人说,从目前来看,广东、山东、山西等地已统一城乡办学基本标准,并将其作为各级政府规划、设置、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的基本依据;辽宁、江西、吉林等地加大学校标准化建设力度,着力改善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学校标准化程度显著提高。

  师资均衡是缩小城乡、校际之间教育发展差距的关键因素。这位负责人表示,湖北、广东、吉林等对在山区、边远贫困地区工作教师给予每月不低于500元的补助;山东、海南、辽宁等省积极改善农村教师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

  “同时,各地都在探索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比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范围、加强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他说。

  但是,当前在落实备忘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该负责人强调,部分省份没有严格按照时间表、路线图推进均衡发展,工作进展缓慢,目前还有8个省份没有一个县(市、区)通过国家评估认定;个别地方对均衡发展重视不够,存在等靠要思想,工作缺乏主动性,没有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合力推进的工作局面;一些西部省份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巩固提高任务较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实现均衡发展任务艰巨;督导评估体制机制还不完善,许多地方还存在督导机构不健全等问题。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