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设区市教育局,杨凌示范区教育局,韩城市教育局,神木市、府谷县教育和体育局,各高等学校,厅属中等职业学校,有关单位:
现将《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陕西省教育厅2023年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
2023年3月18日
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陕西省教育厅2023年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点
2023年全省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和网信工作的重要论述,推进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抢占数字教育发展“制高点”和“支撑点”,以教育数字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通过健全一整套机制、出台一揽子方案、组织一系列活动、提供一体化服务,推动陕西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提升“互联网+教育”发展水平,助力陕西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突出政治引领,强化组织保障
1. 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网信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提高政治能力为核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 强化工作统筹部署。加强省教育网信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数字中国、乡村振兴、“互联网+教育”发展和教育数字化的战略部署。召开2023年全省教育系统网信工作会,推进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发布《陕西省教育信息化年度发展报告(2022年)》。开展2023年网信工作先进评选。充分利用“陕西省教育信息化”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加强网信工作宣传报道。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推动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
二、强化大数据应用,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3. 打造陕西智慧教育综合服务平台。按照“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的原则,开展陕西智慧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和试点应用,面向教育管理者、师生、家长和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教育服务,推动实现业务一网通办、数据全面共享、服务便捷高效。增强平台动态交互能力,推动实现无障碍访问,提高平台访问便捷度,持续优化平台功能。
4. 提高信息系统应用水平。充分发挥各部(处)室的主体作用,扎实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升级、融合与应用。充分发挥“秦教通”门户作用,完善统一身份认证,开展信息系统业务整合及数据共享,不断提升信息系统应用效率。开展省级教育信息系统应用评估,提高信息系统应用实效。
5. 提升教育数据服务能力。完善教育大数据顶层设计,加强全省教育基础数据建设,加大教育数据治理工作力度,推动数据全面汇聚与管理,开展数据挖掘、应用分析和溯源研究,推动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和行为数据的全过程保障制度,全面提高数据质量。提升教育数据服务能力,拓展教育数据主题研究与常态化应用,推动大数据在教育行政决策科学化、教育治理精准化和公共服务高效化方面的深度应用。
6. 深入推进教育统计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落实教育部统计信息化试点任务。完善、强化陕西教育事业统计系统建设与应用,优化数据采集、质量核查、业务管理等工作。强化数据价值挖掘和分析,提升数据应用、数据分析、数据供给的智能化水平。
三、推进数字化转型,提高教育公共服务能力
7. 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5G、WiFi6等网络新技术进校园,加快推动网络基础设施迭代升级。推广IPv6规模化应用,实现全省教育系统门户网站二、三级链接和智慧校园示范校IPv6支持能力全覆盖。实施数字校园普及行动计划,出台《陕西省数字校园评估标准(试行)》,开展数字校园评估工作。推进网络多媒体教室建设,满足日常教学和专递课堂、同步课堂应用需要。
8. 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按照教育部“三横三纵”资源布局,完善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推广工作方案,强力推动平台在全省的应用工作,发掘、培育、推广一批平台创新应用的典型案例。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深化“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应用,推进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资源共享应用工作,开展乡村小规模学校网络结对帮扶工作。立项开展省级基础教育创新型资源课题研究,推广创客教育、STEAM教育等资源建设及应用。
9. 数据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学习全过程数据的全面采集和深度挖掘,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业成就表现等数据,生成学生动态数据画像,有效支持教师开展差异化教学、精细化管理和全过程评价。探索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举办陕西数字教育大会,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促进我省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
在基础教育段,紧跟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需求,开展“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为平台提供课程教学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优质资源。推动各级各类教育数字化管理平台在智慧课堂、智慧作业、线上答疑、网络教研、个性化学习、过程性评价、中小学用书管理等方面的常态化广泛融合应用。探索以信息化手段支撑我省高考综合改革工作。组织推进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建设等活动。
在职业教育段,紧跟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需求,强化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和虚拟仿真实训专业课程等资源建设,认定一批省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鼓励职业院校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发展数字革命、数字经济催生的新兴专业。引导职业院校根据专业、行业特点建设校级资源库和仿真实训基地。
在高等教育段,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改革为契机,转变理念、拓展资源、创新机制、搭建平台,认定一批省级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促进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优化数字化相关学科的布局结构,加强网信人才培养,建强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网络安全类等专业,建优信息化、数字化领域优质课程。加强数字教育国际合作,搭建更多合作交流平台,强化数字化相关领域的国际化人才培养。
10. 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增强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能力,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发展继续教育,在各级各类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基础上,聚合各类资源与服务,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学习需求,构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四、推进“互联网+教育”创新,引领智慧教育发展
11. 开展智慧教育示范创建工作。修订《陕西省智慧校园建设标准》《陕西省智慧教育示范区及智慧校园示范校管理办法(试行)》,指导有序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和示范引领活动。遴选新增一批智慧校园示范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省智慧教育创新发展。
12. 加强创新应用研究与实践。围绕数字教育新理念、新方法、新政策、新体制,智慧教育内涵特征和教育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价等,立项开展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专项课题研究。开展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活动,挖掘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的应用成果,征集遴选一批创新应用优秀案例。组织召开应用现场会,交流推广先进模式和成功经验,带动全省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
五、强化师生数字素养,全面提升应用能力
13. 提升管理人员信息化领导力。组织开展市县教育局局长和高校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指导各地开展本地区教育信息化培训工作,与国家和省级培训形成内容互补的培训体系。
14. 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举办第七届中小学(中职学校)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等活动,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融合应用能力。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
15. 提升学生数字素养。组织开展第二十三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会同团省委举办2022-2023学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聚焦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全面落实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指导各级各类学校信息科技课程建设,推动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新技术、新知识,进课程、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六、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维护安全稳定发展环境
16. 加强教育网络空间统筹管理。加强教育系统网站管理,开展全省教育网站和重要信息系统专项监测。持续开展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教育App)备案管理工作,加强监督管理,促进教育App有序健康发展。
17. 持续推进教育行业软件正版化工作。持续推动全省教育系统使用正版软件,推广国产正版软件应用,培养师生正版软件使用习惯。鼓励各地各高校加强与优秀国产软件企业合作,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正版软件普及宣传活动。开展软件正版化检查,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到位。
18. 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健全网络安全责任制,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开展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持续开展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完善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通报机制,提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能力。建立智慧教育平台全天候保障机制,保障平台安全运行。加强教育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探索建立健全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度,重点保护个人敏感信息和未成年人信息,维护教育数据主权。组织开展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攻防演练,提升网络安全攻防对抗和纵深防御能力。深入开展委厅机关和教育行业国产化替代工作,摸清底账,制定替代工作方案和推进计划,开展检查督导工作。
七、强化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支撑保障
19. 完善多元化教育信息化投入格局。继续完善政府和市场作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教育信息化投入机制。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持续推进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通信企业的战略合作。
20. 强化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加大对教育网信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将网信工作相关评估纳入对市级人民政府履职、市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和高等学校领导班子考核等指标。组织开展委厅机关处室和厅属单位信息化应用考核工作。强化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将系统数据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对督查结果进行通报。指导各地、各高校将网信工作纳入本地、本校教育现代化建设指标体系和常规教育督导范畴,组织开展常态化专项督导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