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思路

  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围绕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以支撑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以“3211”建设计划为重要抓手,以“两线互动、三级互为、多极互通”的整体推进运用模式为引领,全面深化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大力提升信息技术安全保障能力,为教育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二、工作方式 

  (一)坚持应用驱动,促进深度融合,推动教育变革。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普遍应用为导向,推动教育理念变革,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资源共建共享,支撑破解教育改革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二)强化统筹规范,健全管理体制,推动制度创新。进一步指导各地深化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进教育信息化制度规范建设,强化统筹推进,加强工作督导,强化宣传培训,加强交流合作,为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推进机制创新,凝聚各方力量,发挥市场作用。坚持政府统筹引导,多部门合力推进,社会各方积极支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政策机制,推动政府购买服务,鼓励社会广泛参与;发挥学校和师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协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良好格局。

  (四)加强试点探索,坚持典型引路,发挥示范效益。鼓励探索创新,总结试点示范经验,建立评价体系,大力推广试点成果。深化试点改革,扩大试点领域,加强试点深度,构建“多元”试点示范格局。

  三、核心目标 

  一是完成学校信息化条件建设“十二五”目标。基本完成全省中小学互联网接入,基本实现每校至少拥有1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加快推进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其中宽带接入95%以上),拥有网络教学和学习环境。

  二是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深入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2015-2016学年新增参与教师5万名、“优课”1000堂,使参与教师达到35万名、“优课”达到2000堂;进一步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推动各地开发本地特色资源,鼓励学校建设校本资源库,实现课堂教学的常态化、普遍性应用。

  三是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覆盖面大幅提升。师生网络学习空间的开通数量达到366万,使50%教师和30%初中以上的学生和5%小学学生拥有实名网络学习空间,并在教育教学中深入应用。

  四是全面升级改造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完成我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国家平台的对接,实现国家平台资源及应用在我省的接入。

  五是推进重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重点建设好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省级数据中心,进一步推动教育部统一开发部署和省自建的各项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普遍深入应用,切实提高各系统应用水平,提高系统效益,提升管理水平。

  六是扩大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按照“省级统筹、分级负责、以县为主、学校为本”的总体思路,推动并完善全省中小学教师“省、市、县、校四级培训体系”建设,形成分层分工负责实施培训机制,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4万人。分片区对各市(州)、县(市、区)教育局相关主要业务负责人等领导干部继续开展“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

  七是组织参与教育部启动实施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示范培育推广计划”,深化改革我省教育信息化试点示范工作,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一批典型应用模式,遴选一批示范点,进行推广示范。

  八是加强信息技术安全工作。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安全工作机制和防护体系。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