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0年是杨浦教育“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四五”规划谋划之年,是率先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冲刺年,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攻坚年,也是迎接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年。2020年教育2020年是杨浦教育“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四五”规划谋划之年,是率先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冲刺年,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攻坚年,也是迎接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年。杨浦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2020年是杨浦教育“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四五”规划谋划之年,是率先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冲刺年,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攻坚年,也是迎接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年。

2020年教育

  2020年是杨浦教育“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四五”规划谋划之年,是率先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冲刺年,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攻坚年,也是迎接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年。杨浦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内涵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完善全面育人工作体系

  1.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成立区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全面协调指导教育系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制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在线教学工作实施方案》、《中小学校和幼儿园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开学工作方案》和《防疫物资保障工作方案》,确保停课不停学,保障广大师生健康安全。

  2.推动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制定实施《在区域生命教育中深入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意见》,深化区域生命教育一体化特色课程群建设,新建生命——法治和人文精神联合研训基地,力争实现生命教育联合研训基地区域全覆盖。做好市家庭教育示范校评估推荐工作,启动12个街道家庭教育指导站建设,确保区域家庭教育服务网络100%覆盖。

  3.深化校外育人共同体。完成市重点课题《依托“三个百年”区域特色资源开展校外实践性课程建设的行动研究》,举办“印象·影响”杨浦滨江工业遗址人文行走活动。深化“行走的传统文化”系列推广展示交流。充分发挥各类博物馆、企业馆、高校育人实验室基地及“科技导师团”的作用,持续扩大“赛复创智杯”创意设计评选活动影响力,不断丰富“双进入探究”、“科创学术节”、“咨询季”等活动内涵。深入推进“科技周”、“4·26”中小学知识产权日、“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校内外联合的科普主题活动。

  4.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加强行为规范教育,用好《学生成长记录手册》,科学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德育课教师培训培养体系,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全员育德能力。运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高校、博物馆、学工学农基地、社区等社会教育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施区域学生心理健康“三进”方案。发挥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或辅导室的服务功能,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机制。开齐开足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齐配强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加强医教结合,建立沟通联动机制,畅通心理危机和精神障碍学生医疗转介通道。

  5.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年底实现有条件的小学四、五年级每周增加一节体育课。初步形成统筹兼顾、重点突出的区中小学体育项目(“一条龙”)布局,力争初中、小学全覆盖。加强“满天星”足球训练营建设,形成完备的校园足球发展体系。做好2020中国(上海)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承办工作。

  6.推进学校美育工作。构建区域大中小幼一体化艺术教育营工程,筑实“校-区-市”一校多品艺术特色项目“金字塔”。承办第十六届“长三角”民乐展演及教育论坛,开展贵州遵义、云南、上海杨浦三地学生艺术团交流与展演实践活动,持续“文教结合”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加强中小学美育“一条龙”衔接培养体系探索,完善区校艺术教育年度发展分级评价机制,深化市-区-校三级学生艺术团队综合素养测评研究,分层推进区学生艺术人文素养测评试点。

  7.强化学校劳动教育。提高学生劳动素质,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到学科教学、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家庭教育指导中,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贯通起来,发挥综合育人功能。开展学先进活动,学习劳动模范和优秀工匠、先进人物的劳动精神,尊重劳动,提高对劳动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

  8.提升科普教育水平。依托区本科技课程的自主研发,持续推进“童创空间”杨浦区小学生科教慕课学习平台建设,不断提升线上线下课程贯通率。开展以“五育融合”为目标的科技活动与培训,全年开展不少于35场次的中小学生各类科普科技活动,以及25类以上的公益科普兴趣课程,初步搭建《中国古代科技智慧》课程体系。以“星动季”、“酷玩小铺”、“挑战九项”等区域学生科技社团联盟体展示交流系列活动为载体,创新学生科技社团联盟活动机制。做好创新大赛、明日科技之星、头脑OM等各大重要赛事的发起、组织、咨询、培训、交流等工作。

  9.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及卫生管理。切实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眼综合防控工作,启动“健康教室、视力普查、一减一增、五个落实、健康育人、幼儿护眼和家庭护眼”等七大行动,创建市级示范校(园)3所,区级试点校10所,力争实现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每年下降1%以上的目标。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平台和学校食堂视频监控系统的实时管理,健全市-区-校三级运行管理机制,实行学校食堂每日自主监管“三定”制度。

  10.加强学校安全教育。指导督促学校完成教育部和市教委安全教育共同科目,组织收看2季《公共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电视公开课。依托区级学校安全平台,组织线上未成年人守法用法、防范侵害、行为矫正专项安全教育,分级开放安全教育课件,完成杨浦区反欺凌教育活动案例汇编,研究编制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手册。开展未成年人保护主题教育周活动,建立专项报告和统计分析机制。继续做好成长困难学生的评估、入学和毕业工作。

  二、深化教育改革创新

  11.编制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强对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督查,确保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编制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工作举措。加强对涉及教育的基本建设、信息化、人才队伍等各领域专项规划的研究和落实。

  12.总结第三轮创新试验工作并启动新一轮创建。完成第三轮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总结和新一轮建设方案制定,稳步推进区域教育改革和教育质量水平整体提升。

  13.启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与复旦大学及其他高校共建思政一体化课程,形成“小学强情感、初中育意识、高中重素养、大学通学理”的学段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整体衔接的思政课教育序列,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架构杨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实施框架,重点实施“筑魂、提质、强师、厚基”四大育人工程,打造“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维育德空间,落实“师德师能提升、课程课堂改进、资源系统协同、督导评价推进”等内涵发展的十项重点任务。

  14.深化高校附属基础教育“四点三链”。深化区校合作,完成共建上海理工大学杨浦基础教育集团签约。各基础教育集团建立理事会制度,各成员校形成“一校一建设”方案。聚焦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关注集团内学校学段特点,着重在共建师资队伍、提升教育质量、资源辐射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探索。

  三、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15.迎接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评估认定。适时召开区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义务教育学段中小学校长会议,强化责任到人,细化评估指标,落实改进措施。完成社会认可度调查、指标数据填报和申报资料汇编,形成区域自评报告,接受实地核查。

  16.启动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习解读《杨浦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明确区域目标与项目,各幼儿园逐年分解目标,细化具体措施,确保任务落地。开展“幼儿园装备达标工程”调研,组织“保教主任培训班”,深化“幼小衔接课题”项目研究。

  17.深化紧密型集团化办学。深化集团化办学共享经验机制建设。根据市工作安排,启动紧密型集团创建,完善形成区域年度工作方案。加强实践探索,发现、培育创建典型,做好阶段总结与交流。

  18.推进初中强校工程。进一步深化初高中贯通、优质校引领和底部抬高等分类施策,通过专业扶持、实验校联盟共建共享、区域制度、资源保障等,推进实验校引擎项目驱动,开展中期评估,健全动态发展档案,逐步扩大社会影响力。

  19.提升学前教育内涵质量。开展全覆盖课程方案审核,聚焦幼儿园一日作息安排,规范课程实施方案。推进特色游戏、阳光运动等特色项目孵化。深化集团化办园,完善理事会制度,提升带教实效,努力创建市一级园2家,家门口好幼儿园3家。建立幼儿园与小学互动教研长效机制,开展家校社联动共育活动。

  20.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新优质教育”品牌影响力,深化集群共享机制建设。组织1个集群校开展区级的展示交流。加强初中教研联合体建设,开展优秀教研联合体评选。推进小学课后服务的有效实施。

  21.加强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深化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机制,推进上体附中、市东实验、上财附中和复旦实验4所学校特色普通高中建设,组织创建展示交流活动。完成第三轮高中创新驱动特色发展项目总结报告和“一校一报告”,启动新一轮特色创建并形成工作方案。

  22.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进一步深化职教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启动与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课题研究。完善职教集团平台建设。积极备战2020年上海市中等职业教师教法评优活动,组织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进一步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新增花文兵车身修理、应彩云学前教育2个上海职业教育技能大师工作室。

  23.提升特殊教育质量。进一步完善区域特殊教育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学前和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加强内涵建设,深入开展基于评估的个别化教育研究。继续探索医教深度融合,壮大特殊教育支持团队,持续优化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和无障碍环境建设。

  24.推动终身教育内涵发展。积极参与杨浦区“创全”工作与“双创”工作,推动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完善终身教育数字化网络学习平台、杨浦市民体验基地、社区教育联系点和老年教育三类学习点的建设,推动区域终身教育泛在可选。作为试点区,会同三部门联手开展学习型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工作和规范教育附加专项资金管理。进一步推进终身教育对外交流,承办好“首届长三角地区学习型城区建设研讨会”、“第五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国际研讨会”等活动。出版《杨浦区街道社区教育特色工作实践研究》一书,办好《杨浦社区教育》和《学在杨浦》报刊,开展市级实验项目《将人文行走计入学分银行》研究。

  四、加强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

  25.持续推进中小幼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深入推进课程领导力视域下的课例研究,形成课例规格和实践实例,出版优秀课例集。做好结项总结与评估,提炼项目成果经验。推进项目成果展示交流,开展项目示范学校和项目研究优秀教师评选表彰活动。

  26.深化课程改革。深入推进《杨浦区新时期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创新实践》项目研究。聚焦学生创新实践、社会责任、学会学习素养培育,加强跨学科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素养导向下的创智课堂教学再研究、指向学习方式变革的学习环境建设研究,形成相关实践案例。完善创智课堂教学理论框架、指标体系。深入推进《五育融合理念下,区域优化音体美劳心学科育人成效的实践研究》。持续推进三科统编教材研究、培训与实施,建成一批学科实验基地。

  27.改进教育教学评价。与市考试院合作,探索教育教学实践、学情教情调研、考试组织方式和评价方式改革。提高试卷命题质量,完善质量调研分析与结果反馈机制。完成融评于教的小学“课堂评价任务”实践研究项目总报告。开展2020年度五、七年级学业质量调研,推进第二轮教师学业测评(命题)能力研修课程实施,推动基于“创智指数”评价推进教学改进的研究。

  28.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升级。深入推进“一网三平台四覆盖”信息化项目建设,完善业务平台系统。加强对4所上海市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学校建设,争创全国信息化应用标杆校。以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和特色高中创建学校为试点,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深入推进区域“创智云课堂”项目建设,促进数字教材与资源常态化应用,推动学习方式变革。全面提高教育系统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制定并发布信息系统安全手册。以网课录制和线上教学开展为契机,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

  五、深化招生考试改革

  29.深化高考综合改革。优化走班教学管理制度,形成高中个性化学程、学分制管理及课时管理、走班制教学等优秀案例成果。依托生涯辅导联盟,加强生涯辅导实践教学研究,组织“生涯论坛”。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依托市研究型课程自适应学习平台,加强对高中学生研究性课题过程性指导和真实性论证,鼓励3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全体学生参加研究性课题第三方真实性论证。

  30.推进中考改革落地。指导学校完善中考改革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和学业质量改进方案。深化中考改革背景下课程与教学研究,分层分类开展主题性培训和研讨,重点加强考试学科教学、命题等研究,形成区域道德与法治、历史日常考核指导意见,地理与生物跨学科教学案例,理化实验操作考指导课程。结合体育中考新方案,建设标准化、智能化考场和学生运动技能测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场地

  31.稳步有序做好各学段招生入学工作。制定2020年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入园入学工作实施意见,确保各级各类招生考试工作圆满完成,做好相关信息公开工作。

  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32.深化师德师风建设。贯彻落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弘扬“人民教育家”“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市教育功臣”和身边优秀教师先进事迹。进一步引导教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努力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成长,做学生爱戴、社会满意的“四有”好教师。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自觉履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建构教师教育学科育德课程体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教学和教师培养培训的全过程,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33.加强人才梯队培养。继续深化实施“三名”工程,重点推进“种子计划”、区“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区中青年骨干教师团队发展计划和区新时代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研修课程等项目实施。与高校、市师资培训中心等专业机构合作,举办教育高端人才系列培训班,培育和建设高水平教师团队。加强教育高端人才的管理、评价与考核,关注教育人才中期和期满考核,推进考核评价与动态调整联动机制建设。推荐优秀教师参评上海市特级教师。实施人才分层分类培养计划,完善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放大做强不同年龄段优秀教师储备队伍。搭建“名师讲坛”、“骨干擂台”、“新秀课堂”等优质发展平台,组织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系列展示活动。

  34.提高教师专业能力。聚焦教师的关键能力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开展教师专业(专项)能力提升计划,增强教师教书育人本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聚焦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数据支持下的大规模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改革,有效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聚焦三科统编教材教师培训,分层分类分科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和教学能力。

  35.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完善内部考核体系,凸显绩效激励导向。加强绩效工资总量统筹,完善绩效奖励机制,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专项考核,重点保障教育教学改革任务推进。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优化中小学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比例,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强化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建设,及时记录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为教师个人考核和职称评审提供依据。完善教师招聘政策,推进集团内教师统一招聘制度,制定职业教育专业教师个性化招聘条件,提高新教师队伍质量。建立健全教师荣誉体系,开展首届区“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评选表彰活动。探索人才公寓、公租房等各类租赁住房,切实缓解区域内青年教师过渡性住房困难。

  36.落实教育对口援助。充分发挥支教工作室作用,选派优秀教师赴对口支援地支教,组织专家讲师团赴受援地讲学,接待支援地校长、教师来杨浦培训。推进结对共建学校开展共建,推广杨浦教育改革成果。

  七、落实教育保障

  37.强化托育服务、校外培训机构指导与监管。完成格林幼儿园、隆昌托儿所的普惠性托班开设工作,形成每个街道至少有一个普惠性托育点布局。研究制定奖补方案,鼓励支持民办园、社会机构提供普惠性托育服务。进一步规范托育市场。加强培训机构事中事后事项监管,探索建立信用平台信息公开的社会监督机制。指导教育培训协会工作,引导建立行业自律和自主管理的机制,初步形成政府依法管理、行业规范自律、社会协同治理的生态。

  38.推动民办中小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稳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公共资源规范管理工作。完成3所民办学校举办者变更工作。开展民办年检,进一步优化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

  39.完善语言文字服务体系。推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与“书香校园”建设,开展第22届全国推普宣传周、第十一届“汉字节”系列活动。继续做好普通话水平测试和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工作。继续开展与教育督导相结合的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和社会语言文字应用监督监测。

  40.提高校园安全防范水平。继续推进区级学校安全中心信息化建设,力争6月底正式投入运营。不断优化学校安全管理平台开发及应用,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安全设备管理、视频动态监管、安全数据分析、安全隐患整改、消防物联网试点。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加强校园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确保年内义务教育学校安防设施建设达到国家标准。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推进学校安全设备信息管理、校车运行动态管理等工作。落实校方责任综合险各项工作。

  41.推进教育基本建设。加快推进十三五规划项目落地。力争水丰路小学、控二小学分校、105街坊幼儿园、D1-03地块幼儿园项目开工,内江路小学迁建项目竣工。推进部队建设项目财大实验小学(暂定名)、叠翠路幼儿园、同济大学附属新江湾实验学校(暂定名)项目续建。做好安全体验中心、许昌幼修缮、松一幼新建、杨浦高级中学于漪思想研究中心、中福会幼儿园分园、政青路新建幼儿园等项目前期工作。做好教育“十四五”基本建设规划编制。

  八、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42.提高学校治理能力。以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在“五育并举”育人框架下,逐步建立符合新时代精神的学校现代化治理理念,架构由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运行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构成的互为前提、互相制约与互相推动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重大事件处置、重要工作部署和重点项目推进中,不断完善学校各项治理制度,打造高水平教育治理队伍,不断提升学校处理公共危机和现代化治理水平的能力。

  43.加强教育督导工作。贯彻落实《教育督导条例》,认真履行“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大职能。开展集团化办学督导和包头中学等部分中小学、幼儿园督导,开展小学教育集团化办学紧密型考核评价试点研究。推进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做好2019年教育公示公报工作。

  44.强化教育行风建设。坚持“一员一网一评一报一诺”,做好以规范教育收费为核心的行风建设,组织基层学校学习新《师德规范》,开展新一轮师德承诺。开展春秋季开学教育收费情况全覆盖自查,组织区规范教育收费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开展抽查。做好2019年规范教育收费检查整改工作。

  45.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梳理区域国际教育优质资源,尤其要整合德法学校、区域国际课程、市级立项课题研究等资源,结合区校国际交流平台和各项活动,做好总结与思考,不断提升总结区域教育国际化工作的内涵。完成新江湾城中外合作高中筹设工作。

  46.落实经费保障与管理。加强预算执行,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指导各单位依法依规用足用好教育经费,确保预算执行率。建立以绩效自评为主、第三方重点绩效评价为辅的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相互促进的绩效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学校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单位内控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资助育人理念,做到应助尽助,实施精准资助。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