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0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贯彻全国全省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人民满意”为目标,以“质量”和“安全”为重点,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0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贯彻全国全省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人民满意”为目标,以“质量”和...

2020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贯彻全国全省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人民满意”为目标,以“质量”和“安全”为重点,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0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贯彻全国全省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人民满意”为目标,以“质量”和“安全”为重点,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创新教育体制机制,推进高水平开放办学,加快建设教育事业发展高地。

  一、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1.深化政治理论学习。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省委九届九次、十次全会和市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纳入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干部集体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优化学习方式,强化学习研讨、专题辅导,切实加强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加强对市直院校中心组学习的督导检查。

  2.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院校党委(支部)主体责任和党委(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市直院校基层组织建设目标考核办法》,组织党组织书记基层党建年度述职评议,召开全市中小学基层组织建设汇报交流会议。实施规范化建设工程,以“两备三有四上墙”为基本标准,规范学校党员活动室建设,年内80%以上的学校建有高标准党员活动室;进一步规范院校发展党员、基层党组织换届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基础性工作。实施先锋工程,坚持分级培训、分级管理的原则,加强基层党支部书记和党员教育培训,举办市直院校专职党务干部培训班。督促县(市)区教育工委、市直院校党委对所属基层党支部书记普遍进行一次轮训。实施“双培养”计划,把党员培养成教育教学骨干,把教育教学骨干培养成党员。落实各级党组织书记联系基层单位、党员联系教师学生制度。组织开展优秀党建案例评选,选树一批党建先进典型,创建特色品牌。

  3.推进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自觉接受纪检监察组监督,层层签署责任状,健全责任体系,把压力传导到基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开展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以“明底线、知敬畏、做表率”为主题,深入开展党纪党规专题教育和警示教育,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执纪问责。

  4.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坚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程、进头脑”。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在大中小学生中开展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化“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健全和完善全市德育共同体建设,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衔接,组织德育教师培训。贯彻落实省、市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精神,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学生政治安全、国家安全、网络安全意识,依法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讲师团作用,指导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科学有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扎实推进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

  5.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将学校文明建设纳入常态化管理,坚持开展师生道德素质提升工程。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做好创建活动的组织实施、检查指导和考核评比工作。扎实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国检迎评工作,高质量完成文明城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关工作。

  二、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发展高地建设

  6.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基本解决“入公难”“入民贵”的问题。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实施公办幼儿园建设工程,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6所。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面向大众的学前教育,指导县(市)区认定一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有效补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实施优质学前教育扩容工程,争创省级示范性幼儿园3所以上,认定农村示范园(城市一类园)10所以上。持续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园专项治理,制定《唐山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使用指导意见》,督促各(县)市区加强回收后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使用。持续开展学前教育小学化专项治理,加强幼儿园和小学双向衔接,坚持以游戏为主,科学实施保教工作,不断提高保教水平。

  7.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缩小县域内城乡教育差距,实施城镇义务教育学校扩容增位工程,着力破解“农村弱”“城镇挤”问题,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为201所中小学改造厕所2.5万平方米。聚焦内涵建设,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划片入学政策,完善义务教育招生办法,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探索网上报名。规范学校招生行为,坚决治理提前招生、考试掐尖招生、委托第三方招生等违规行为。完善控辍保学机制,以“七长”责任制为主体,完善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建立县、乡、村、学校4级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信息台账,完善督促复学机制和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制度。

  8.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品牌优质发展。推广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集团化发展模式,不断扩大普通高中优质资源覆盖范围。积极应对入学高峰,实施普通高中扩容增量工程,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11所,根据区域内学校布局、规模和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原则,科学编制高中招生计划,基本消除超大班额。规范普通高中招生行为,坚决治理普通高中提前招生、超计划招生、跨区域招生等违规行为。落实国家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认真组织课程实施,开齐国家规定各类课程。建立完善符合学校条件、满足学生基本需求的选课走班机制,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综合素质评价等。积极开展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市级复核评估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普通高中争创省级示范性高中。

  9.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积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以创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为契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推行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围绕唐山构建“4+5+4”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调整专业结构,服务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提升服务产业的能力。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支持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专业群建设;支持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产教融合混合所有制试点。深入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120工程,抓好16所项目学校建设。发挥三个“中高职院校联盟”作用,推进职业教育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实现资源共享、专业共建、共同提高。全面抓好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动实施职业学校扩建工程,满足初中毕业生入学需求,提高职普比例。

  10.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能力。着眼全面提升城市开放度和国际化水平,聚焦域外、京津两个重点,多措并举引进世界名校、国内“双一流”高校、知名民办高校等来唐办学,推进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二期工程、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唐山研究生院建设。办好唐山学院与首都经贸大学合作举办的电子商务学院。实施唐山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唐山师范学院玉田分校整合搬迁。推动唐山学院与法国瓦岱勒合作开办酒店管理专业,确保2020年挂牌招生,推动河北科技学院曹妃甸校区、唐山海运职业学院挂牌招生。推动高校扩大国际交流,特别是面向东北亚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

  11.构建终身学习制度体系。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以及开放资源,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积极开展面向退役军人、下岗职工、企业职工和农村劳动力开展培训,全年完成职业培训50万人次以上。面向广大社区居民开展社会公德、文明礼仪、养生保健、家庭教育、实用技术等教育培训,全年完成社区教育30万人次。积极推进老年教育工作。组织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系列活动。

  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断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12.推动京津唐教育协同发展。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要求,鼓励采取教育集团、学校联盟、结对帮扶、委托办学和开办分校等形式,引进京津办学水平较高的中小学与我市开展区域合作办学,建立分校或组织校际联盟,实现资源共享、管理互助、教研互通、师生互访,提升我市中小学及幼儿园整体办学水平。组织与京津中小学校长和管理干部交流挂职,开展专业教师交流访学工作。构建京津唐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和协同创新网络,推动技术技能人才联合培养,推进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

  13.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完善民办教育制度体系,制定印发《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民办学校实行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分类管理,建立差别化政策体系。强化对民办教育规范管理,进一步理顺民办学校监管体制,落实民办中小学县(市)区监管职责,加强民办学校在招生、广告备案、收费等方面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14.加快推进集团化办学。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名校+名校,强强联合”“名校+新建校,以强带新”“名校+弱校,以强带弱”“名校+民校,以公促民”等形式,加快推进集团化办学步伐。年内,在基础教育阶段,每个县(市)区至少组建一个教育集团。

  15.加强教学和课程改革。围绕推进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加强研究和听课调研。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破解各学段、学科高效课堂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积极组织学科优质课评比和优秀教学设计评选活动。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科研促教研,在全市推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研究成果,加强对“十三五”省市规划课题研究的指导。完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推广“梦想课程”建设成果。

  16.完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严格执行国家体育、音乐、美术课程标准,开齐上好音体美课程,大力开展体育艺术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积极开展校园足球和校园冰雪运动,组织申报校园足球、冰雪运动和奥林匹克特色学校、示范学校。开展中小学生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冰雪等项目竞赛和培训活动。组织全市中小学艺术节,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展演、展示活动。强化中小学生健康教育,严格落实中小学生近视防控措施,控制学生近视率。强化劳动教育,推动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开发,全市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普及率达到85%以上。

  17.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广泛开展普通话测试达标工作,高水平通过省级语言文字督导评估,组织开展全市教育系统朗诵艺术大赛和规范文字书写大赛、第23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和河北省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宣传月活动。

  四、提升教育保障水平,为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18.强化校长教师队伍建设。全面落实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选树师德典型教师,弘扬高尚师德;加大工作力度,严厉查处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将教师职业道德表现作为定期注册、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重要内容。大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持续抓好名师工程,组织新一批省、市级骨干教师、名师和特级教师评选、表彰和推荐,发挥名师讲学团“点餐式”式送教下乡的引领作用。借助京津及发达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组织名师高级研修班,持续开展名师引领中小学教师阅读行动,组织“学练赛提”主题活动和全员远程培训,实施“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程”,抓好“国培”、“省培”项目和新入职教师培训工程,深入实施“双赢工程”。深化教师资格制度改革,抓好教师资格考试、认定和定期注册工作。在全市推开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机制,深化城乡教师交流机制,确保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的10%。大力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任职能力和管理素质,年内举办提高培训班和高级研修班。命名唐山市第三批中小学骨干校长,遴选第四批中小学骨干校长培养对象,实施“名校长”帮带薄弱校协同发展计划。

  19.加强教育资助和经费保障。继续按照“强化督导、失职追责”的要求,确保建档立卡家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确保各级各类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到位。强化教育经费保障。科学编制好系统预算,加大支出进度调度;严格落实各级各类教育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资金绩效;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强化财务监督,将落实教育投入政策纳入督导评估内容;加强全市农村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确保资金安全、食品安全。

  20.强化现代教育装备建设。提高教育装备标准化、特色化、现代化水平,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学装备配置标准》,开展中小学教学装备配置达标活动,加强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和特色实验室建设,提高中小学实验教学水平。实施“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工程,加大教育信息化终端设备配置力度,推进中小学“班班通”普及,加快录播教室和云录播平台建设。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组织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工作,年内争创全省最美校园书屋和省一级图书馆10个以上,构建市、县、校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网络体系。

  21.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千兆进校、百兆进班”为发展目标,优化中小学网络运行环境。制订“唐山市智慧教育平台”方案,积极推进市级智慧教育平台,开展智慧校园示范校创建活动。推进专递课堂、同步课堂的建设与应用,年内开设专递、同步课堂的县(市)区达到10个以上。加大 师资,打造创客教育示范校,争创省级创客教育试点校。强化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组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展示交流活动,推广新媒体、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22.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和谐。强化教育行政部门监管责任、学校主体责任和党政领导干部安全责任、教职工岗位安全责任落实,完善学校安全监管责任体系,进一步深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控制机制建设。持续加强学校安全防范基础能力建设,巩固全市学校专职保安配备率100%成果,确保中小学幼儿园封闭管理保持率达到100%,推动一键报警、视频监控与公安机关接警平台联网率达到100%。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确保中小学校公共安全教育课“五有五落实”,进一步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中小学每月、幼儿园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应急疏散演练,提升教育系统应急救援能力。扎实开展学校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有效防止安全责任事故和学生意外伤亡事故发生。

  23.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抓治理的能力。推动宪法法律“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教育执法三项制度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实现教育系统执法责任明晰化、执法程序公开化、执法检查经常化、执法监督制度化。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完善中小学法律顾问制度。

  24.完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按照“数量足、素质高、结构合理、业务精湛”要求,全面加强督学队伍建设。在国家教育质量监测基础上,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高标准完成省政府对市、县两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改革完善市政府对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办法,将教育事业发展高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重点工作纳入评价内容,确保评价实效。

  25.强化招生考试工作。逐级强化政府行为和部门责任落实,组织实施好各类招生考试,确保实现”平安招考”工作目标;强化科技强考,加大标准化考点建设力度,推动考务管理现代化建设水平,提升组考质量;进一步加大考风考纪建设和廉洁建设,严厉防范打击各类违纪作弊行为,营造和维护公平公正的教育考试招生环境。

  26.提升学校后勤保障水平。深入开展绿色生态校园创建活动,打造一批绿色生态校园,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积极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加强食堂、超市、物业等后勤重点领域管理,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

  27.推进校园防疫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开学安全。探索构建校园重大传染病应急防疫机制。组织各级各类学校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重点加强对教室、宿舍、食堂、运动场馆、图书馆、会议室、卫生间等人员密集室内场所通风和消毒灭菌,提高校园卫生水平和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坚持新学期返校师生入校体温检测和每日晨检、午检以及因病缺勤学生病因追查登记报告制度,强化学生健康教育,关注师生心理健康。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