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研学旅行≠枯燥辅导班
暑期是很多学生们最大的期盼,是可以逃开紧张学业的放松时段。但除了放松,这也是开拓视野、丰富课余知识的最佳时机。研学旅行就是一个兼顾玩与学的“新型课堂”。
如今研学旅行机构越来越多,五花八门,部分研学旅行项目存在质量不高的情况。有的只研不游,变成了变相的异地辅导;有的多游少研,家长们耗费了远高于正常旅游价格的团费,研学旅行却成了普通旅游,令家长们担忧。
针对上述情况,我建议,学生、家长和研学机构在开展研学旅行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研学旅行的内容与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的贴合度要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二是研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职业发展方向相关性要强,帮助学生了解未来合适的职业方向和就业环境。
三是研学内容的原创性和实践性要紧密,与本地自然科学、文化和历史的联系要突出,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土文化和民俗。
四是研学导师的专业性和资质要过硬,帮助、引导学生的研学活动顺利地进行。
五是要注意研学旅行安全,避免意外突发事件。
暑假研学旅行都有哪些类型?
根据2017年起正式实施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研学旅行产品按照资源类型分为知识科普型、自然观赏型、体验考察型、励志拓展型、文化康乐型。
1.知识科普型: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博物馆、科技馆、主题瀚蓝、动物园、植物园、历史文化遗产、工业项目、科研场所等资源。
这种类型产品以专业性场所为主,时间最可控,适合短期有,多为学校组织研学旅行时的首选。
而经过多年发展,这些专业性场馆都组织起了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学生们抵达后,不再是简单参观、听讲解,而是可以参加众多趣味性、体验型互动,在互动中可以实践、运用期间所学。一方面,互动比枯燥的知识灌输更能提升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学生们将研学内容融会贯通,不浮于表面。
2.自然观赏型:主要包括山川、江、湖、海、草原、沙漠等资源。
这类研学旅行产品相对来说最为悠闲、舒怀,在或秀美或壮丽的自然环境中,满足学生们对大自然最纯粹的好奇,观鸟、昆虫都是其中热门的活动内容。
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开阔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是所有人的需求,自然观赏性也就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类型。据游侠客数据,自然观赏性的出团量将近研学旅行总出团量的一半。
3.体验考察型:主要包括农庄、实践基地、夏令营营地或团队拓展基地等资源。
这个类型通常集中在一个固定空间内进行针对性或复合型地拓展学习、训练、时间,对锻炼小朋友自理、自立能力方面的作用尤为明显。
4.励志拓展型:主要包括红色教育基地、大学校园、国防教育基地、军营等资源。
这个类型顾名思义,以“励志”为主,适合初、高中生参与。牢记历史和把握未来,缺一不可。
目前,许多红色旅游景点都开展了红色夏令营、红色文化知识竞赛等研学旅行活动。在助推学生思考未来的研学旅行中,具备专业深度、沉浸式体验大学专业的方式,如专业体验课程、在实验室进行简单试验等,已开始取代走马观花式的校园参观。
5.文化康乐型:主要包括各类主题公园、演艺影视城等资源。
文化康乐型多于其他类型产品共同出现,作为整个旅行行程中的一环。
#来一次奇妙的旅行#如何避免暑期研学旅行变成观光游
一是尽量把研学旅行课程化。比如安排成一周或者十天左右的时间,就像有的地方做夏令营一样,把它做成一个课程化的内容,再具体去学习。
二是暑期研学旅行有它的特殊性,一般说来时间会比较长,内容可以更丰富一些。
三是暑期研学旅行距离可以更长一些,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拓展视野、开阔眼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研学旅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巩固课堂知识,能够增强学生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促进学生成长, 塑造个人价值观。暑假是开展研学旅游的好时机,为了避免无效的研学旅行,家长、学生和相关机构应该做好研学功课,让研学旅行富有教育和旅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