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一件件文物记载着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始终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传奇,抽象模糊的历史由此变得具体生动。
研究性学习是实践性的教育活动,强调问题解决和学生自主探究。在“研”中“学”,博物馆研学同样也强调教育功能,不能“只游不学”“娱重于学”。然而,今年暑期如火如荼的博物馆研学背后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比如,在资源配置方面,不同地域不同级别的博物馆存在着不均衡性,客流量“冷热不均”。发达地区和大型博物馆已经有了较成熟的研学机制和配套的硬件设施,“热度爆表”的也都是大型综合性博物馆,相比之下,分散各地的中小型博物馆教育资源仍比较匮乏,研学功能没有被充分调动和激发出来。在研学活动管理方面,规范机制尚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管和评估。有些博物馆对研学团缺乏准入门槛,未经规范的私人讲解、自媒体直播或录播难以保证讲解内容的权威性,还有些旅行社或校外培训机构的博物馆研学实为打着研学之名的高价旅游,研学演变为走马观花式的拍照“打卡”,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过度商业化、娱乐化,背离了博物馆研学的教育初心。在研学课程设计方面,仍缺乏实践性和研究性,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足。有的研学活动不符合中小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讲解内容枯燥抽象,或者将研学矮化为参观灌输,没有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行为,也没有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去了解和体验文物背后的故事,这种停留在看、听层面的研学形式未能体现“研”的一面,“研学”名不副实。
针对暑期博物馆研学热不断升温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们要引导研学热向小众博物馆“导热”,向平时“散热”,优化管理以防“过热”,以便更好地“保温”,让研学热向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教育功效。
充分挖掘馆内资源,打好研学特色牌。每家博物馆的馆藏资源都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小众博物馆,往往在讲述某个年代、领域、主题的故事方面独具特色,要让这些展品、文物活起来,将特色转变为优势,在提升体验感、沉浸感和吸引力上下更大功夫,让学生感受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文化传承,增加研学的广度和厚度。例如,陕西水利博物馆深入挖掘蕴含在水利历史和文物史料中的科技价值和内涵,通过专题研学活动,向青少年普及水的基本知识、弘扬治水历史、传播治水文化,寓教于乐、融学于趣,不断“圈粉”。
更加注重融入科技和时代元素,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暑期以来,不少热门博物馆纷纷采取推迟闭馆时间、周一开馆等方式尽力满足供不应求的参观需求,但超负荷运转的博物馆,不仅使文物保存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也严重降低了参观学习的体验感。博物馆可通过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新媒体,使文物内容可视化、情景化,让更多的青少年享受免费的博物馆资源,在家也可沉浸式体验研学;还可以打造适合进校园、下基层的流动展览和研学产品,送到校园里、放到平日里,除了疏解暑期客流压力,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优质的博物馆资源惠及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青少年。
规范管理、积极引导社会机构参与研学活动。面对未经规范的私人讲解之乱象,不少博物馆出台了限制规定,要求在馆内组织开展的讲解活动必须获得馆方批准。一方面,博物馆提供的官方的、公益的讲解服务和研学产品毕竟数量和规模有限,而中小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简单的人机互动和千篇一律的语音导览难以满足他们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社会机构可以实现研学产品的差异化发展;另一方面,博物馆原本就是开放的、公共的教育和文化资源,要求文物会“说话”,但必须说尊重历史的、客观准确的话,要处理好公益性和市场化的关系,权威性和个性化的关系,博物馆要对研学内容进行把关,对社会机构的讲解人员进行考核、培训,同时要求社会机构的研学产业透明化,接受市场监管。
与学校联动优化课程设计,共同推进研学高质量发展。将博物馆研学纳入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正是期待建立一种馆校合作的教育机制,消除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之间的鸿沟,协同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博物馆和学校要做好沟通衔接,将研学课程与受众学生群体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强调目标导向,充分了解学校的实践教育需求和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做好分龄设计。在课程设计上,要注重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研究性学习,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事前引导学生进行专题思考,带着问题意识进行场馆学习;事中让学生走进场馆,通过深入观察实物、询问场馆指导老师,自主解决问题;事后组织学生总结、评估、交流学习经历,促进深度思考和进一步研习。
博物馆研学作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新窗口,其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是要做好“教育+”的文章,不断推动文物活化利用,赋予文物新的生命力和时代内涵,让博物馆真正成为学生“行走的课堂”。
(作者:王琦,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