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四川壤塘:这所小学不再“满高原找学生”

  中新社阿坝8月13日电 题:四川壤塘:这所小学不再“满高原找学生”

  作者 单鹏 安源

  “长大之后我想回来当一名老师,因为这里的学校我觉得特别好,我也想当一名跟这里老师一样好的老师。”12岁的德斯洁是四川阿坝州壤塘县寄宿制小学五年级学生,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尤其喜爱数学。谈及未来,她希望帮助更多牧区孩子感受数学的魅力。

  2017年8月,壤塘县寄宿制小学在杜柯河的环抱中拔地而起。壤塘县拿出县城黄金地段,投入1.3亿元(人民币,下同)修建了这所小学。同年9月,壤塘县11个乡镇4年级至6年级学生前来求学、生活。

  /></p><p align=  图为四川阿坝州壤塘县寄宿制小学(无人机拍摄)。 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5年前,二间拉姆把女儿德斯洁送来读书。“希望女儿有出息,有能力帮助他人。”二间拉姆说,她家在壤塘县吾伊乡松德村,丈夫在外打工,她在家种地养牛,照顾读幼儿园的儿子。

  壤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大渡河上游,属半农半牧区,常住人口约4.5万人。壤塘县于1958年建县,曾经长期是国家级贫困县。经过持续不懈努力打赢了脱贫攻坚战,2020年2月壤塘退出贫困县序列。为彻底摆脱贫困“基因”,近年来壤塘不遗余力加码教育,教育占民生投入超2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6%。

  “做梦都没想过有这么好的学校。家长主动把孩子送来读书,我们不再满高原找学生。”时至今日,该校校长色准依然感慨万分。

  如今,该校6个年级有近2900名学生一边住校,一边读书。这种模式整合了教育资源,提升了办学条件,又解决了接送难题。

  /></p><p align=  5月17日,四川阿坝州壤塘县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在操场跳绳。 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据了解,该校绝大多数学生家长是农牧民,没有条件每天跋涉数十公里接送孩子上下学。孩子在校住宿,他们才能放心地外出劳作。而教育改变命运,也成为他们愈发清晰的共识。

  假期来临前,记者曾到该校探访。教学楼、篮球场、足球场、学生食堂和公寓,都是醒目的彩虹颜色。绕过一个巨大的雏鹰塑像进入教学楼,琅琅书声从教室传出。楼梯和走廊的墙上,挂满了书法、素描、唐卡等学生习作。抱着篮球飞奔而过的学生们,笑脸纯真,热情地与记者打招呼。

  音乐老师出身的色准校长告诉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壤塘县城关小学(壤塘县寄宿制小学前身)只有一台经常坏的脚踏风琴。而现在,每间音乐教室都配有一架钢琴。

  记者看到,每间教室都配有智慧黑板,黑板中间区域是一块电子屏幕。它是学生们观察外部世界的窗户——老师在课堂上展示航天、大海等高原上看不到的新鲜事物。

  /></p><p >  5月18日,四川阿坝州壤塘县寄宿制学校学生在科学课做实验。 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p><p>  除了开设藏文、语文、数学、科学等课程,学校还注重开发学生的艺术和体育天赋。学期间,学生每周四下午根据兴趣参加少年宫活动,有藏文书法、汉文书法、藏羌戏曲、民族舞、篮球等30余个项目可供选择。舞蹈老师康青措在学校指导舞蹈班已两年多,发掘了不少适合跳舞的好苗子。她鼓励孩子们不要放弃舞蹈,努力把爱好变成今后的职业。</p><p style=  /></p><p align=  5月18日,四川阿坝州壤塘县寄宿制学校学生参加舞蹈班。 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随着适龄儿童人数一再增长,壤塘计划再建一所小学。壤塘县委书记、壤塘县人民政府县长王甲向记者展示了施工效果图。建学校需投入2亿元,这对每年财政收入仅2900多万元的壤塘是不小的压力,但王甲认为,教育终将决定壤塘未来的出路。

(责编:郝孟佳、李依环)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