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的志愿讲解员杨昕莹。受访者供图
于明浩担任国家博物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讲解员。受访者供图
【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博物馆青年志愿讲解员】
8月7日,湖北武汉,鄱阳街139号。纪念八七会议召开96周年的活动在这里的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举行。
00后青年、纪念馆志愿讲解员杨昕莹负责开展仪式的讲解工作,她为这个活动准备了近两个月。暑假以来,这位湖北经济学院的在读大学生总牵挂着这场“与历史的赴会”,把这段历史讲给更多人,是她正在做且一直想做下去的事。
夏季旅游正热,全国各地的博物馆、纪念馆都迎来了客流高峰。许多博物馆都活跃着像杨昕莹一样的青年志愿讲解员,他们有不同的爱好,但对知识有着纯粹的渴求;他们有不一样的人生经历,但热心参与文博事业的发展;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这个夏天,他们最终都去往一个地方——博物馆,去那里给自己“充充电”,也用自己的光热给博物馆带去能量。
这是一场洋溢着青春朝气和文化味道的“双向奔赴”。
1.“扩”听众的“包围圈”
暑假来临,浙江传媒学院的于明浩和同学们在国家博物馆志愿讲解“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他们手中有一份长达57779字的讲解稿,但在他们眼中,难题不是它。
讲好展品的故事绝不能机械地背诵讲稿,可究竟要怎么做才有更好的讲解效果?“要引经据典,要声情并茂?”开始讲解之前,他能想到的只有这么多。
第一天讲解,于明浩就看到了一位似乎“有魔力”的同行姐姐。这位姐姐总是被听众包围,人们跟着她从这头走到那头,而且“包围圈”还越来越大。“情到深处,那位姐姐还表演了一段朗诵,大家纷纷鼓掌叫好。”于明浩坦承,他从未想过,讲解会有如此程度的魅力。
于是,从第一天起,于明浩就开始观察这位讲解员前辈的讲解方式。“她总会从听众的视角出发,让听众参与到她的讲解中。”几天下来,于明浩逐渐摸清了吸引听众的窍门,并尝试着付诸实践。
于明浩举例,在讲解清代名画《芝仙书屋图》时,他没有使用以往“档案信息”式的讲解方法,而是抓住这幅画印章多的特点,把问题抛给观众——为何这幅画有如此多的印章?在和听众的互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揭开这幅画由多位画家合作而成的特点。
“讲解的本质就是沟通,这是与人交流的学问!”于明浩说,在学到新知、增长见识的同时,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是他最大的收获。
同样学到这门“学问”的还有中国计量大学的大二学生姚洲,他向记者分享了在福建省莆田市博物馆志愿讲解的工作“治愈社恐”的过程。
“文史知识欠缺”“表达能力不强”“不适应社交场合”,姚洲反复用这几句话描述曾经的自己。但当他第一次站在展区,面对游客的那一刻,就是他自我改变的开始。
“第一次讲解紧张到出冷汗,神奇的是自此之后,这种紧张感就消失了。现在,我可以做到收放自如、从容大方。”姚洲发现,接受众人的瞩目并非想象中那样“恐怖”。相反,当他看到参观者脸上疑云不再、豁然开朗的表情时,心中多了几分自信。
2.“兜”意外到来的学问
一次值班时,杨昕莹注意到一位70多岁的老人一直在纪念馆的大厅里来回踱步。
“你们纪念馆的面积有多大?”老人突然走到杨昕莹身旁,打听一些普通游客不曾提出的问题。
“他是谁?为什么会对这类问题感兴趣?”杨昕莹心中疑惑。
一番交谈之后,杨昕莹了解到这位老人过去从事研究工作,已退休多年,他专程从外地来参观纪念馆。
“出于对红色文化的热爱,他想将全国各地红色博物馆的数据整理成册。”杨昕莹告诉记者。
“老人都这个年纪了,游历了半个中国,脸上却看不出丝毫疲惫,还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呢!”杨昕莹惊叹。
“他先前在这里走来走去,竟是自己用脚步丈量博物馆!后来他见我们忙完了,才来问问题,想要一些确切数据。”杨昕莹告诉记者,自己对老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其实一开始我不掌握数据,没帮上他的忙。后来我通过查阅信息、询问老师和同事等,才回答了他的提问。”杨昕莹告诉记者,每天游客都会提出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是未经准备的,不能依靠已有的讲解词进行回答。但正因如此,自己逐渐养成了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用更新的知识、更好的服务将红色历史文化传递给更多人,架起一座历史与现代之间的桥梁。
“背讲解稿—被问到知识盲区—查阅资料”,几乎每一个讲解员都要经历这个从被动输入知识到主动吸收知识的过程。姚洲和同学张啸东都是莆田市博物馆的志愿讲解员,他们负责“莆田历史文化陈列”展厅的讲解工作。一起工作的第一天,姚洲就见到一名参观者给张啸东提出一个似乎不好回答的问题。
“‘这是什么建筑风格?’啸东讲到‘涵江二十五坎’的时候,参观者突然对他提问。我还以为啸东会被难住,没想到他立刻回答——红砖外墙、西式拱门以及中式长廊,这是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建造而成的。”这个场面姚洲一直记得。
后来,姚洲向张啸东请教从容应对“危机”的经验才知道,这个知识点出现在其他专职讲解员的讲稿中,张啸东不仅当时记录下来,事后还去翻阅历史资料。
“啸东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游客提的是建筑问题,但是他能自如对答。面对参观者,只有‘织密’自己的知识网络,才能不放过任何一个‘漏网之鱼’。”姚洲说。自那以后,他除了做好自己“一亩三分地”的讲解,还会在空闲时间,学习更多“藏在”博物馆里的知识。
3.“撒”文化记忆的种子
在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共产党员周文雍和陈铁军“刑场上的婚礼”的故事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每次看到这段故事,杨昕莹的内心都深受触动。
可“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动人的故事无人问津就是遗憾。起初,杨昕莹在讲述这段历史时,有些参观者会直接走开,这让她非常沮丧:“如果参观者因为我的讲解有些乏味而离开,就是我的责任。”
在一次讲解时,杨昕莹突然来了灵感。她用陈铁军的口吻大声呐喊:“我们要举行婚礼了!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结婚的礼炮吧!”周围的参观者都被她吸引过来,她接下来的动人讲述也让参观者不愿离去。其中,一位20多岁女青年的脸上还出现两道泪痕。
那一刻,杨昕莹感到“仿佛完成了历史赋予她的使命”。至于那声呐喊的灵感来源,她自己也很难说清,也许是某一次翻阅相关资料时看到的描写,也许是某一次欣赏相关影视舞台作品时看到的场景。但可以肯定的是,她在博物馆里“泡”得久,才会有那一刻的迸发。
“当我们把展陈的故事和背后的精神传递出去,博物馆才真正发挥了它的功能。”杨昕莹这样认为,而于明浩对讲解员使命的理解则是“文化的传递者”。在他看来,参观者是通过他的讲解来了解浩如烟海的古代绘画文化,“这既是重要的使命,也是重大的责任”。
走访中,不少博物馆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青年志愿讲解员们经常带来惊喜,他们有的能迅速和参观者打成一片,有的能像说单口相声那样吸引参观者,还有的能用语言的魅力让参观者“还想再来参观”……不论有怎样的特点,他们总能把博物馆的文化名片擦得更亮,把文化记忆的种子种到更多人的心里。
(记者 殷泽昊 李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