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有关“中小学上课时间将调整”引发热议和关注,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具体内容是规定小学生上学时间不得早于早上8:20,中学生不能早于8点。预计在5月份全面实施,同时要求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

近日,有关“中小学上课时间将调整”引发热议和关注,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具体内容是规定小学生上学时间不得早于早上8:20,中学生不能早于8点。预计在5月份全面实施,同时要求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

教育部出台这个政策的初衷是好的,就是为了保障孩子们的睡眠时间,避免各地学校规定五花八门,甚至有些学校为了追求成绩,让学生早早到校。本来是件好事儿,人们都应该支持的。然而,学校和家长对比反应都很冷淡。

其实这个政策教育部早在2021年就发布了,如今时间过去两年了,中小学作息时间改变了吗?没有!不是学校不想调整作息时间,是根本做不到啊!既要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又要保证中高考成绩,矛盾不?难啊!

双减已实行两年多了,但看看全国各地的学校,有几个真正执行了国家的减负政策,该早读的早读,该月考的月考,原来怎样还是怎样。没办法,学校也害怕升学率降低呀,只能违背减负政策了,只要没人投诉,就是安全的。

在现行应试教育体制下,不减少升学考试压力,增加升学数量的百分比,减什么都没有用的。如果都可以上个好初中,小学生也不用那么拼了,如果都可以自由选择上高中,初中生就不会有那么痛苦,也不用六点就多起床。

中考的严酷甚于高考,中考的竞争超过高考。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面,减少学生在校的时间是没有用的。现在的减负只是舒服了某些不负责任的学校与老师,为了孩子在升学中处于有利地位,家长们不得不牺牲大量的时间与金钱送孩子去课外补习。

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有关部门也是绞尽脑汁,不断出台多项措施,从双减到课后服务,从严禁考试排名到调整作息时间,从结果看,减负的效果微乎其微。一波一波的教育改革下来,现在的孩子们越来越卷,越来越累,家长们越来越来越焦虑,抑郁症的孩子越来越多。

那么多的古诗文要背,那么多的英语单词要记,真要取消早读,让家长来督促落实?还有小学初中考试不能排名,甚至不能考试,那么请问初高中名校招生不是看排名的吗?大学招生不是也看排名的吗?到底为了什么?到底为了谁?

实践证明,这么多年来五花八门的教育改革措施都是失败的,究其原因,这些教育改革措施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减负,要抓关键点。应先从教材内容、要求减;从考试难度、巻幅减;从中考、高考制度减;从教育评价体制减。

我们也理解国家推行双减的目的,但双减不是不要成绩,只要有中考高考在,成绩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成绩,学生能考上好初中高中吗?能考上重点大学吗?如果孩子们因为成绩很差,考不上高中和大学,学校领导和老师都无颜面对家长啊。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李强总理面对中外记者提问的回答令人深思,中国的教育改革,也需要到民间去寻高手。真的希望教育部的领导专家多到基层走一走看一看,多听取一线教师的呼声,不要坐在办公室里一拍脑袋一个主意。

为何我们的教育改革总不能令人满意?为何家长们越来越累,孩子们越来越累,年轻人的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越来越多?根源就是没有找到问题的根子,教育的改革,必须要慎重,必须是要有科学的依据和充分的调查调研。教育关乎国之根本,教育强则国强。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