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几年前还是频繁热议的话题,部分幼儿园门口家长搭帐篷彻夜排队为孩子报名的现象,令不少人记忆犹新。然而,今天部分幼儿园却面临“一孩难求”的生存挑战。短短几年时间内,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呈现出快速逆转的景象,这种变化对幼儿及家长、各类幼儿园意味着什么?面临招生难的幼儿园应该何去何从?...
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几年前还是频繁热议的话题,部分幼儿园门口家长搭帐篷彻夜排队为孩子报名的现象,令不少人记忆犹新。然而,今天部分幼儿园却面临“一孩难求”的生存挑战。短短几年时间内,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呈现出快速逆转的景象,这种变化对幼儿及家长、各类幼儿园意味着什么?面临招生难的幼儿园应该何去何从?
简单来说,这种变化缘于两大原因。一方面,近年来我们出生人口明显减少。据报道,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仅为2016年的50.77%,也就是说,6年来,我国出生人口下降了一半左右。当新生儿减少,对幼儿园学位需求也就自然减少。另一方面,在相关政策推动下,幼儿园数量显著增长,学前教育学位供给增加必然改变原有的招生格局。
这种变化对幼儿及家长而言,似乎是值得欣喜的事,因为供过于求,似乎意味着孩子入园不再难不再贵。以笔者所在小区幼儿园为例,八九年前对每个孩子每月收费三四千元,而从民办园转为民办普惠园后,如今收费标准为每个孩子每月700多元。对幼儿家长来说,不仅不用为抢学位发愁,还有了更多的选择。这种喜人变化源于政策推动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左右,扩大资源供给。
当幼儿入园不再难不再贵,无疑有助于提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使更多孩子享受到学前教育。而且,政策推动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彰显出国家特别是公共财政在学前教育上的投入和担当。当然,这也对民办幼儿园直接形成竞争压力。在此情形下,部分民办普惠园为了生存向托育服务延伸,弥补了托育服务不足。
显而易见,在幼儿园数量增多而生源减少的情况下,“一孩难求”将促进各类幼儿园进入激烈竞争状态,只要这种竞争是良性的,将会提升我国学前教育总体质量,并且对提升适龄人口的生育意愿产生积极影响。
不过,在看到幼儿园“一孩难求”带来“喜讯”的同时,也要看到另一面。当一些省份民办、公办幼儿园均存在招生难的情况下,很可能造成部分学前教育资源闲置浪费。甚至,部分民办园(包括普惠性和非普惠性)很可能出现“关停潮”。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学前教育资源增加和配置上,尚未与新生人口增长做到精准匹配,造成一定程度的“过剩”。
因此,在宏观布局方面,既要对我们新生人口的增长态势作出精准预测,并适时调整各类幼儿园的数量,使幼儿园学位供给总量与新生儿需求总量能够基本匹配,避免造成浪费和关停。此外,也要根据人口分布合理配置幼儿园,避免人口稠密地区幼儿园学位紧张而其他地区学位闲置浪费。同时,还应该鼓励错位竞争,让民办园办成各种“特色园”。总之,不能让幼儿园“一孩难求”发展到“关停潮”,要通过及时调整和科学引导,使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