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而言,“五育融合”必然要落实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教师自然是“五育融合”的实践主体。因此,教师对“五育融合”理念的理解与认同、教师所持的教育观念、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教育行为,直接决定“五育融合”的实施效果。...
“五育融合”既是一种育人方式,也是一种育人思维、育人实践,旨在打破“智育独大”的教育格局,促进学生健康而全面的发展。
对学校而言,“五育融合”必然要落实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教师自然是“五育融合”的实践主体。因此,教师对“五育融合”理念的理解与认同、教师所持的教育观念、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教育行为,直接决定“五育融合”的实施效果。
人的行为是在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行为。简单地说,教育观念就是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看法或认识,是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灵魂和支点。要实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促进育人方式的转型,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与教育传统、文化氛围以及个体的教育经历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彻底转变并非易事。因此,教师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要明白自己当下所秉持的教育观念是怎样的,许多教师平时忙于教学事务,很少从哲学层面来思考自身的教育观念,常常是“跟着感觉走”,这在教育教学处于比较稳定的阶段无可厚非,但在教育转型期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做一次全面审视就显得很有必要。二是加强学习,明确践行“五育融合”必须有怎样的教育观念,然后与自己现有的教育观念进行对比,发现自身的教育观念存在哪些缺陷,进而思考应该如何修补、完善,让自身的教育观念得以更新换代。教育观念是内化于心的对教育现象的看法或认识,如果没有内在的觉醒,不能主动发现自身观念上的不足,就难以产生转变的动力和愿望。三是积极开展“五育融合”教育实践,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真切感受到新观念下的教育行为给自己和学生带来的收益,有了这样的感受才能更加坚定推动自身观念的转变,并在新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将新的观念固化下来。
在践行“五育融合”育人方式时,以下认识误区需要特别关注并着力改变:
一是坚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既不允许他人轻易介入,也不去触碰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这是当下不少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常态,大家都将自己的“篱笆”牢牢扎紧,很少从整体性视角来看待教育。“五育融合”育人方式的鲜明特点就是“五育”之间的关联性和整体性,要求教师拔除横亘在学科之间的“篱笆”,通过学科之间相互关联的知识,构建学科之间相互融合、协同教学的桥梁,或建设融合课程,或开设聚焦于某一主题由多学科教师共同参与教学的专题学习,或多学科教师协同参与备课活动,挖掘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在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发展的同时,努力提升自身的融合教学能力。
二是认为“五育融合”就是做拼盘,即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把德智体美劳各要素依次呈现出来。为了做到这一点,一些教师煞费苦心,在现有的教学内容之外找寻有关“五育”的各种教学素材,将它们逐个纳入教学活动之中。这种拼盘式教学活动看起来非常热闹,但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教学主线的迷失,学生在热闹之余经常会忽视核心知识、核心概念的学习。另外,“五育”的学习各有特点,有的需要教师讲解,有的需要学生践行,有的重在感悟。拼盘式教学还容易出现一种倾向,就是教师不给学生体验的时空,而是借助教学语言极力渲染道德、智慧、健康、审美、劳动等方面的意义和价值,把“五育融合”变成口头说教。“五育融合”不是简单地做拼盘,而是在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五育”要素梳理出来,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引导和落实。
三是寄希望于专家能给出一种“五育融合”的教学模式,自己只要“按图索骥”即可。如前所述,教师要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非常困难,为了帮助教师迈出改变的第一步,许多学校给出一种有着固定流程和操作步骤的教学模式。这种做法一方面养成了教师对教学模式的依赖,另一方面也让教师减轻了所承担的变革压力——即使出了问题也可以推到教学模式上。“五育融合”最大的特点就是生成性,发端于对现有教学模式的批判,努力给出理想情况下的教育样态,但如何通过育人实践来达成这样的样态,并没有现成的路径,需要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着力彰显课堂的灵动性、独特性和生命活力,边探索、边总结、边梳理,不断逼近理想的教育样态,在此过程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五育融合”是一种育人理念,凸显的是育人观念是否到位;也是一种育人实践,强调的是恰如其分、适度融合;还是一种育人方式,是以教学内容为载体,以“五育融合”方式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资源,从而开展的生动活泼的教与学的活动。一线教师应该切实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在“五育融合”的教学实践中作出探索,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出贡献。
(作者系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