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信息技术变革传统的科研组织与活动模式,已成为推动高校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为了解当前高校科研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短板,探讨其未来发展路径,我们采访了曾任同济大学科研管理部副部长,现任同济大学外事办公室副主任的刘春教授。  他表示,当前及未来的科研信息化要从概念上重新调整,完成逻辑闭环设计,构筑数字底座,以微服务的形式分阶段建设,灵活快速响应时代发展和国家政策调整,避免重复建设和推倒重来。...

  以信息技术变革传统的科研组织与活动模式,已成为推动高校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为了解当前高校科研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短板,探讨其未来发展路径,我们采访了曾任同济大学科研管理部副部长,现任同济大学外事办公室副主任的刘春教授。

  他表示,当前及未来的科研信息化要从概念上重新调整,完成逻辑闭环设计,构筑数字底座,以微服务的形式分阶段建设,灵活快速响应时代发展和国家政策调整,避免重复建设和推倒重来。

 width=刘春 同济大学教授,曾任同济大学科研管理部副部长,现任同济大学外事办公室副主任

信息化成为科研发展的新动力

  《中国教育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深刻影响了科学研究工作,在您看来,老中青三代科学家的科研工作各有什么特点?变与不变的各是什么?

  刘春:高校科研工作的目的在于实现科技创新,一是探索规律、发现真理,二是追求技术进步,尤其是核心技术的突破。在这方面,各个时期的科研目标没有太大差别。

  但回顾科研历史,人类的科学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问题和技术创新点不断演进,即科研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此同时,科研环境也有所不同。

  20年前,国内科研人员了解世界前沿科技的渠道并不畅通。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方面,科研人员拥有许多信息化手段可获取信息,另一方面,网络上有许多开放平台提供丰富资源。因此,当代科研人员对于科学前沿的把握更精准,对于科学问题的理解也更加透彻。

  此外,信息资源的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术诚信。学术诚信问题在任何时代都是零容忍的,但过去信息交流不畅,给了某些人可乘之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任何不诚信的行为都会在整个学术界曝光,这无疑促使学术氛围向更好的方向转变。

  因此,我认为老中青三代科学家的科研工作中,相同的是对科学真理和创新技术的追求,这份科研的初心不变;不同的是科研需求和科研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科研人员对自身的要求和对科技前沿的定位有所不同。

  《中国教育网络》:您如何定义和看待高校的科研信息化?在您看来,高校科研信息化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演变?

  刘春:我在同济大学的科研管理部任职时,负责过学校的科研信息化相关工作。在我看来,科研信息化是非常有意义且必须要不断推进的一项工作,其发展演化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科研管理流程的信息化。这一阶段对于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都很重要,因为在这期间,高校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科研管理流程的优化,将所有人从大量低价值的、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第二阶段是科研资料管理的信息化。首先,科研人员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对自身的科研数据、过程信息和成果进行记录。其次,网络上也有许多收集、记录研究人员科研信息的平台,海量的科研资源方便科研人员查阅自己和他人的科研资料、文献,乃至个人成果的影响因子等。

  但核心是第三阶段,即通过信息化手段把所有科研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关联起来,进而优化科研工作的管理和决策,这也是当前科研信息化最需要做的。

  以科研评价体系为例,20年前,国内的科研评价以主观性评价为主,科研的“好”与“坏”是口碑积攒出来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口碑式评价受人情关系的影响越来越大。

  为改变这一情况,国家开始寻求以客观指标约束科研人员。于是以SCI、EI等引文数据库为代表的信息化手段逐渐成为评价主流。由于能够量化且相对公平,早期这些指标对科研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很快其弊端也显现了出来,其评价作用被过分地解读,原本用于评价科研成果的指标被用来评价科研人员。结果造成大家争先追逐指标,为发文章而发文章。

  目前,国家已经意识到存在的问题。2018年11月,教育部发布“破五唯”专项行动的通知,国家新一轮科研项目验收也要求采用综合绩效评价体系。

  但要做到综合评价,我认为需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突破当前对独立指标的统计,梳理科研工作的逻辑关系,建立从项目立项、成果产出、成果转化和团队建设之间的关联关系。

  《中国教育网络》:您分析认为我国高校科研信息化存在哪些问题?

  刘春:当前高校科研信息化总体上重视不足,相对于管理信息化和教学信息化推进较为缓慢。具体而言,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一是缺少顶层设计,缺少具有前瞻性的概念设计和相应的逻辑设计。

  二是当前的信息化多方投入,多头建设,标准不一,导致信息化资源较为零散和孤立,造成后期难以交流、共享。

  以近期某教育主管部门所做业务系统为例,该系统的逻辑思路很好,系统的建设质量也比较高,但推广时还是遇到困难,因为各个学校信息化底座的架构差异很大,导致与系统的对接出现问题。因此,高校的科研信息化需要一个协调机构,以指导制定相关规范和标准。

  三是数据安全层面的问题,信息化一方面成为科研发展的新动力,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数据、隐私相关的问题和风险。我们需要树立更长远的全局观,在做好数据共建共享的同时,构筑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

  四是科研信息化应与学校的整体信息化融为一体,高校拥有教学、资产、财务、科研等诸多系统,这些系统多数是独立建设的,今后走向统一是必然趋势。

  但目前看来,这项工作的推进并不容易,因为需要完成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包括流程、数据的重新梳理,而且部分系统可能需要重新建设,投入成本高。

  《中国教育网络》: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信息化,您认为对高校而言,科研信息化目前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刘春:科研信息化一定要围绕国家在科技领域的方针政策来进行。当前,国家在科研计划支撑、科研管理和科研绩效激励等各个方面都出台了很多政策,这些政策都是高校科研信息化应当抓住的机遇。

  但同时信息化也面临如何才能跟上相关政策变化的挑战,不能停留在既有思维和基本流程的再造上,要真正围绕国家宏观的科技目标来建设。

  其次,当前科研信息系统的建设还是以学校层面为主,未能真正调动全部资源。所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如何能够基于统一规范,协同各方力量进行建设,而不是仅依靠几个人或几个部门来做科研信息化。

  此外,科研信息化还面临如何加强科研数据利用率的挑战。相对于管理数据和教学数据,科研数据具有更高的价值,但其利用水平远远低于其他两种数据。高校如何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科研数据价值,也是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的。

推进科研信息化要以问题为导向

  《中国教育网络》:如您所说,数据是当前信息化发展最核心的要素,科研数据由于学科众多,显得极为庞杂。从具体实践当中,您认为当前科研数据的处理存在哪些难点,我们如何破局?

  刘春:在我看来,科研数据的处理需依赖科研信息系统,而科研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其他信息系统其实并无本质不同,均需完成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概念设计。在全面梳理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对所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定义。

  第二,逻辑设计。要做好科研信息系统,首先要做好逻辑设计。部分高校的科研信息系统建设缺乏这一环节,单纯以满足需求为目的进行流程再造。我个人认为。

  第三,数据应用。在这一层面,首先需要适合于科研信息化应用特点的算法和算力的提升。据我了解,目前还没有人专门研究科研大数据分析的算法,未来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其次,不能为跨学科而跨学科,要以目标和需求为导向来实现数据价值的挖掘,在保障数据安全和主体权益的基础上尽量开放接口,群策群力,把科研信息系统做活。

  《中国教育网络》:高校科研信息化涉及信息化部门、科技管理、二级学院等诸多部门,您觉得应如何统合各部分力量,做好科研信息化?即如何群策群力?

  刘春:科研信息化过程中,各部门的参与是必须的。例如在梳理科研工作流程时需要人事部门提供各部门的规范代码。

  因为高校的机构非常复杂,有的挂靠在学校,有的挂靠在学院,有的是实体单位,有的是一套班子多块牌子,也有多个部门联合组建的研究机构。

  而且在机构内部,人员常拥有多个角色。因此,基于身份的统一认证,流程审核与精准描述,都需要和人事部门进行沟通。

  在沟通过程中,最需要统筹的是职能部门的权限范围,包括流程审核权限和数据管理权限、使用权限等。

  例如,科研信息化涉及科研经费的执行,因此科研信息系统需要监控各个项目财务的执行情况。如果有财务部门的配合,开放相关数据权限,完成部署并不难。

  但如果财务不配合,不能实现科研项目的申报管理、预算调整、整合经费使用的统筹规划那么信息化还是停留于传统的基本项目信息的记录。

  而让职能部门参与配合需克服两个难点:一是部门利益上的纠葛,二是技术上的困难。

  部门间的利益纠葛,可通过协调来解决,当然最好是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科研信息化的必要性,即释放科研人员的压力,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亲自挂帅或成立协调联系体制来解决。

  技术上的困难,例如部分二级部门早前所建系统是由第三方完成的,但第三方没能开放代码。面对这种困难,需要信息化部门的强势介入,提供技术上的规范和支持。

  《中国教育网络》:科研信息化的要义在于借助信息化手段和技术促进科研的发展,但是在具体运作当中,经常出现懂信息化不懂学科,懂学科的不懂信息化的场景,您是如何看待这种情况的,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刘春:这种情况实属正常,不能要求每个人既懂学科又懂信息化。但科研信息化需要中间人,即需求分析师或系统架构师(可能为同一人),负责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完成需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因此,从管理角度,应该加强对架构师、需求分析师的认可。

  如果学校的信息化部门能力较强,可以使用学校的需求分析师和架构师团队;如果信息化部门没有相关团队,也可以让第三方来完成这一任务,但临时寻找第三方合作在需求确认上有一个过程,因此要和有经验、有实力的团队形成长期合作。

  第二,适当地对参与信息化的人员进行培训,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让学科人员更多地从需求角度,信息化人员更多地从流程角度,各自从不同方面讲好一个故事。不能过分地要求学科人员必须懂信息化,信息化人员必须懂学科,这是不切实际的。

  《中国教育网络》:进入20世纪以来,科研已经进入大分工、大协作的阶段,从科研产出的逻辑上看,建设“科研大脑”也就是科研管理平台就成为一种必然,但同时又存在学科之间的鸿沟,在这方面,您有何建议?

  刘春:实际上很多学科是早期为了方便管理而细分出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的科学问题往往需要“学科交叉”来解决。

  从科研项目的管理来说,我们更希望跳出学科的限制,将所有学科都置于一个平台来管理和约束。但我认为,这未必是最好的解决方案,还是要回归“从需求出发”,不能刻意地要求合并。

  将来构建科研管理平台还是要以问题为导向,实现科研资源的搭建、数据的集聚,即围绕问题来构建思维导图。

  在这个平台上,科研人员凭授权身份介入,开展交流讨论,从而发挥“科研大脑”的作用,实现自主组网、自主学习。

  学校需要做好平台架构,逐步制定科研数据、成果的交流与共享规则,而不是强行跨越学科差异进行汇总。

同济大学科研信息化措施和规划

  《中国教育网络》:多数信息化建设都是从管理开始的,请您介绍一下同济大学在科研管理信息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刘春:在科研管理信息化方面,对应于前述三个阶段,同济大学经历1.0、2.0、3.0三个版本科研信息系统的建设。

  1.0版本是大部分高校十几年前就开展的,通过平台系统对科研项目进行审核;2.0版本在1.0版本的基础上将流程进一步优化。

  例如,1.0版本中系统收集信息主要依靠科研人员填报,而2.0版本则实现了和各大相关机构的对接,直接从第三方获得数据。

  2.0版本尽管带来了更多便利,但归根结底仍停留于科研信息的记录,没有突破传统思维。

  作为研究型高校,同济大学的科研项目大多来自国家相关机构,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国家科学技术部等,学校需要对接各个机构的信息管理系统。

  但对于类似基金委等学校申请较多项目的机构,如果各个项目分别进行绩效考评、财务结算等,工作量会非常大。因此,在2.0版本建设过程中,学校首先对这方面进行了流程优化。

  其次,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有利于科研发展的新政策,如下放自主权至科研单位甚至是科研人员。科研信息系统如何顺应这些政策变化?

  同济大学的做法是一方面简化审核、审批流程,另一方面则对科研管理的过程进行备案和记录,保留痕迹。通过信息化手段的支撑,下放科研自主权,让科研人员形成自我约束。

  此外,同济大学从两年前开始尝试做一些改变,即对3.0版本的探索。为每个科研项目建立从项目资助者到项目,再到项目成果、产出的关联关系。目前可能在具体应用上还不够深入,但在后台数据的架构设计上已经有所体现,为今后的科研大数据分析做准备。

  当前学校的相关应用包括通过系统收集的数据,对学校每年近60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如获批人员的年龄分布、学科分布等,以判断过去三年中学校所引进人才的质量。从学校整体视角,判断当前的人才储备是否足够支撑未来学科的发展,而不局限于评价单个科研人员的能力。

  另外,还可分析部分科研人员申请基金项目没有通过的原因,然后进行针对性鼓励和辅导,通过这种方式突出科研管理的工作重点,降低管理成本。

  《中国教育网络》:请您结合同济大学的建设实例,谈一谈信息化在直接支撑科研工作方面的作用。

  刘春:信息化对科研工作的支撑,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数据的交汇、共享。在人工智能时代,数据作为一种资产,其获取成本越来越高。因而,对于科研工作而言,数据共享能够为其提供基础支持。

  其次,在算法和应用上,早期的许多科研应用和算力都是线下资源。在新的信息化手段的支持下,这些资源可以在线上、云端获得,从而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便利,这对于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这种想法虽好,如果缺少规范,缺少审核,会产生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和科技伦理等方面的问题,这也是科研信息化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和约束的内容。

  不仅是信息技术相关学科,同济大学的很多传统学科都经信息化赋能,形成新的增长点。如土木工程专业、生命科学专业等均由于大量的计算资源、计算方法的引入,形成智能制造、生物制药信息化等变革性产物。

  《中国教育网络》:同济大学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对于未来科研信息化建设有哪些设想?

  刘春:“十四五”期间,同济大学的科研信息化有很多方面需要加强。

  首先,在基础设施方面,要提升学校整体的计算能力,因为计算需求将来只会越来越多,但这需要科研部门和信息化部门统筹规划。

  其次,在顶层设计方面,要着力设计和制定未来科研信息化3.0方案,物理层面可以不用过多限制,但在概念和逻辑层面一定要加强设计和规划,包括如何将科研信息管理和学校其他管理结合,实现彼此之间互联互通。

  最后,要建立科研工作的逻辑闭环。科研绝不只是做一个项目,发几篇文章,它有更多的内涵。要建立从项目到成果产出,到应用转化,到标准制定,到开展科普的科研闭环。

  须基于科研的本质,利用信息化实现整个流程的优化:

  一是做好科研信息化的数字底座,构筑基本框架,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二是以微服务的方式分阶段建设,在充分考虑当前和未来国家需求的基础上,像搭积木一样逐步搭建服务,以快速响应时代发展和国家政策调整,避免重复建设和推倒重来。

  记者:郑艺龙

  责编:陈永杰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