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伴随心理与认知测量技术的升级,评价也从“为了结果的测量”转向“为了诊断和改进”,“以学习为中心”的评价理念逐步得到认可。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强调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肯定了信息技术在创新评价工具和支持评价实践方面的积极作用。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评价改革有了方向
如顾明远先生所言,《方案》对教育评价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和细致要求,但改革的关键在于落实。为此,信息时代落实评价改革应在现有基础上,沿着四个评价的基本方向继续扎实推进。在结果评价中,继续朝着提升测试效率和范围的方向努力。在计算机上完成大规模的标准化测试,并自动生成评估报告,减轻教师在批改试卷、统计分析上的负担,同时为主观题测试提供更有效支持。在过程评价中,继续朝着加强成长记录与监控的方向努力。将学生成长学习中的表现,如课程学习状况、知识技能、校外学习和实践等情况全面准确地存储起来,整体上呈现教育教学过程的动态变化,摆脱“一考定终身”。在增值评价中,继续朝着增强数据分析与支持决策的方向努力。将学生的成长变化一一展示,通过描述学生取得进步的程度,评价教育教学的效果效能。在综合评价中,继续朝着支持与指引学生发展的方向努力。支持多维指标数据的收集呈现分析,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全面综合整体的评价。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评价改革呼唤理论与实践创新
实践创新的根源在于理念创新,没有先进的理念加持,实践难免落入窠臼。20世纪以来,伴随心理与认知测量技术的升级,评价也从“为了结果的测量”转向“为了诊断和改进”,“以学习为中心”的评价理念逐步得到认可。但受制于学习环境与技术条件的限制,以评促学的实践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评价与学习分离的问题。为了达到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精准判断,评价必须与学习保持高度的同步性。例如,在学习进入下一个阶段前,应当尽快发现并转变其错误概念,以免影响后续的学习。这也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终结性评价基础上发展出形成性评价的原因之一。但如果评价始终是外在于学习过程的活动,就必然导致评价给学生和教师带来额外的负担,如过于频繁地进行测试、要求学生和教师在各个过程节点提交大量照片、文件等记录性数据。而且越是希望精细地记录学习过程和结果,评价的频率越高,学生和教师的评价负担就越重。英国教育部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教师最期待减轻的工作负担中,数据管理和学习评价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且教师选择的比例都超过了50%,可见学习评价及与之伴随的数据管理是教师负担的重要来源。对学生来说,评价同样是负担的来源。评价与学习分离会给学生和教师带来较大负担。
其次,评价对学生认知的影响有限。一方面,虽然评价实施的目的已经转向服务学生的发展,但操作层面,评价仍集中在学习的行为与结果层面,评价指标中包含大量的行为性指标,如活动次数、实践次数、服务时间,或是成绩、奖状、证书等结果性指标。通过成长记录袋等评价方法,帮助学生回顾成长历程中的成绩、经历、体验,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自我认识、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但其作用机制更偏向动机驱动,而非认知驱动。另一方面,虽然学业测试似乎直接指向学生具体的认知,但受到测试与学习分离的限制,仍有大量学习过程游离于评价之外。尤其是一些涉及高阶思维、开放性和主观性强的问题,如果只采用教师反馈这种单一、封闭的通道,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批判性等高阶思维的培养。在笔者所做的全国大样本调研中,喜欢老师以评语形式进行反馈的中小学生高达54.3%,而喜欢老师以打分方式进行反馈的学生比例为33.2%,喜欢同伴以评语方式反馈的中小学生比例也达到36.6%。评语反馈显然比打分包含更多的认知因素,更能从认知角度驱动学生的学习。
再其次,学生在评价中的参与度不够,尚未成为评价活动的主体。评价是提供学习反馈的工具,学生是评价结果的使用者和评价信息的消费者,反馈只有得到学习主体的认可,并为其所吸收,才能起到改进学习的作用。传统评价中,学生只是被评价者的角色。随着评价理念从关注结果转向支持学习,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才被纳入视野。自评是对自己学习的判断、反思和调控的过程,因而实际指向的是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慕课的风靡,互评对学习的价值也得到广泛认可。部分大学生获得了从互评中受益的机会,但整体上,学生在评价中的参与度还较低。在笔者的调研中,80.2%的中小学生评论他人作品或表现的机会很少,76%的学生收到同伴评论的机会很少,学生在评价活动中的参与度可见一斑。
解决以评促学的低效问题,关键是树立并践行学评融合的理念。评价不仅要判断既定的目标是否实现,更要通过评价中涉及的发现、检验、反思、评论、参与等过程直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学评融合超越了对知识技能的学习结果及学习过程的测量,指向了更深层次支持学习的元学习领域,即“学会如何学习”。学评融合是对学习结果评价、学习过程评价的整合统一。通过将评估要素融入学习活动,不仅能最真切地反映学业成就,优化当下的学习,还能进一步助益学生未来的学习,支持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
信息技术助力学评融合的常态、有效开展
助力学评融合日常化。学评融合中关键的自评与互评环节,有赖于信息技术对物理学习空间的时空拓展。这也是同伴互评等主题在网络在线教学领域讨论最为热烈的原因之一。将评价活动内置在学习平台中,一方面让评价成为学习活动中的规定动作,形成师生的评价习惯,另一方面支持教师和学生选择采用多种评价形式,为师生的日常使用创造更好的条件。此外,学生还可随时随地在平台上就自己或他人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总结,评价反思。如在学习平台上撰写学习日记,针对不同科目的不同知识点或知识内容进行自我评价等。学生以文字的形式评价自己是否达到了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分析自己在学习中付出的努力,对当前的学习结果进行归因,并提出下一步改进策略等。同学之间也可进行评价与交流。
助力提升学评融合的认知品质。给学生创造多元的评价机会是提升认知品质的重要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对时间空间的延展性,学生有机会从大量同伴的表现中获取借鉴,拓展思路,加深对主题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在多种情境下练习运用评价标准,实现对评价标准的内化及自主运用。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评估素养和学习能力将同步得到提升。可以为教师提供将评价标准内嵌于平台的功能,通过流程与功能的设计,要求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必须明确自己的评价依据了哪一条标准,或在分项标准下进行评价。也可以通过设置评语最低字数、监测评语内容与评价标准相关性等方式,减少随意评价和胡乱评价,让评价过程及内容紧紧围绕学生认知与元认知的发展。
助力增强学评融合的参与性。聚焦于核心素养的学评融合,本质上是一种高阶思维的学习活动。伴随同伴互评产生的质疑、争辩、论证等交互行为不仅能促进学习者的反思过程,而且能激发一种群体互动的氛围,使学生深度参与到活动中来。因此,允许被评价者根据得到的反馈对评价者做出回应和质疑也是网络学习平台的一项必备功能。能引发被评价者回应与讨论的评语往往是质量比较高的评语,支持对评语的再评价或反馈,也是对提升评语质量的一种督促,鼓励学生给出切实中肯有针对性的评语,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还可以创造更具选择性的环境,如让学生可以选择评价对象或选择自己被哪些人评价,建立起学生对评价活动的积极预期,从而增加对学习及评价任务的认知和情感投入。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心理与特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9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所级个人项目“小学生在线同伴互评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项目批准号:GYI12019066〕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