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疫情总体稳定,全球疫情尚未得到全面控制,全国已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仍面临着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艰巨任务,仍面临出现零星散发和聚集性小爆发的挑战。

  目前,国内疫情总体稳定,全球疫情尚未得到全面控制,全国已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仍面临着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艰巨任务,仍面临出现零星散发和聚集性小爆发的挑战。在国家全面复工复产背景下,新学期伊始,教育部要求保证“安全开学、正常开学、全面开学”,因校园是一个人群高度集中的特殊场所,师生的活动空间、时间、轨迹高度重叠,校园疫情防控成为各高校面临的首要艰巨任务,亟需通过信息化手段助力校园活动、出入校门、疫情检测、轨迹追踪等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早发现、早处置、可追溯。

  9月9日-13日是中国农业大学新生、老生分批错峰返校的日子,为了全方位支撑学生返校复学工作,由中国农业大学、慧萌软件联合开发的“校园疫情常态化态势感知平台”正式启用运行,该平台基于新一代数据治理体系,通过数据采集和清洗中间件对分布在校内各闸机门禁、人脸识别设备、返校系统等业务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与清洗,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校园日常活动监测、人流轨迹追溯、人员聚集管理、出入记录查询、人员组织管理、异常人员预警、接触人群排查、入校人员统计分析等功能,有效实现了校园疫情防控各环节可见可查可控。

image001_副本jpg/></p><p >  <span style=图1:疫情防控常态化态势感知平台(返校)

image004_副本jpg/></span></p><p >  <span style=图2:疫情防控常态化学生管理智慧大屏

image005_副本jpg/></p><p >  <span style=图3:校领导看望新同学、了解报到全流程

  中国农业大学校园疫情常态化态势感知平台的成功应用,得益于2020年初学校启动的数据治理工程,作为“数据治理+生态”的一个重要应用,其具有下述两个突出特点:

  “校园数据治理”是核心基础,为疫情防控提供各类基础数据支撑。疫情防控态势感知系统的人员基本信息、出入权限管控来源于人事、学工、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离退休、保卫、卡务等各个部门,宿舍、食堂、教学楼等各类建筑信息来源于国资、后勤等各个部门,只有基础数据全面而标准,才能实现疫情管控信息的准确和精准展示。2020年开始,中国农业大学通过制定《数据标准信息模型》,形成了全校层面在数据沟通语言上的统一;通过建设数据治理综合平台,实现了校园数据的全域融合、全量融合、实时融合能力,全面打通教务、人事、财务、资产、科研、一卡通、研究生、网关计费等多个业务系统,创新设计教职工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教学管理等12个子集,上百个数据融合应用场景,最终形成以校园数据治理体系为底座的“数据治理+生态”新型 生态环境!疫情期间,学校信息化办公室通过数据治理平台为各个门禁、闸机、人脸识别设备、体温检测设备、返校管理系统等不同厂商的信息化系统提供准确的全校师生人员基础信息、楼宇信息、权限信息,实现各类设备有效运转。同时,数据双向流动及时获取各类信息,以便进行统一分析、展示、追溯和数据处理。

  常规防控手段和实时态势感知结合,助力掌控疫情防控总体态势。在充分采集学生返校申请、审批到学生入校出示健康“绿码”、闸机验证通行、人脸识别和体温检测,再到学生入校后在校园多个检测点及设备的记录信息,搭建一套严密的由常规防控手段构成的检测网络体系;通过数据采集技术实现对闸机、人脸识别设备、二维码、返校管理系统等数据的实时同步,关联数据治理平台提供的师生人员基础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以实时分析监测为特点的校园疫情防控常态化管控平台,以点成面为全校搭建一套具有实时态势感知功能的智能监测体系,实现实时对体温异常人员发出预警,及时定位人员活动轨迹、时间周期,快速锁定密切接触人员范围,实现了简洁高效和全程可追溯。同时,基于数据分析可实时查看各楼宇人员聚集情况、人员进出权限、检测设备运行情况等,可有效检验和促进疫情管理工作。

  未来一段时间内,高校疫情将持续处于“常态化”防控状态,如何借力社会提供的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健康码等工具助力师生返校,如何利用闸机门禁、人脸识别、二维码等设备工具做好检测管控,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汇聚各类监测设备和监测数据,实现校园疫情日常监测预警,让工作更加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将成为各高校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国农业大学基于“数据治理+生态”的校园疫情“常态化”防控平台是大数据技术应用的一个案例,希望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和兄弟院校共同探索,共同进步。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