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形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网络教学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创设情境,指导教学,开阔学生视野。微课的研发中不仅要求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还要求他们要具备良好的信息化素养。

  近年来,“ 创设情境,指导教学,开阔学生视野。微课的研发中不仅要求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还要求他们要具备良好的信息化素养。

  一、利用微课创设情境,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思维力

  语文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核心是信息化意识力、思维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敏锐地捕捉信息化素材的能力。用微课创设情境就是要让微课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媒介、载体,让学生更自觉、更自发地学习语文。

  例如,部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观潮》一课,文中只有两幅静态的插图,虽然学生能看到大潮的雄伟壮观,但却没有立体的视听感受和体验。作为一名具有信息化意识力、思维力的教师,就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制作《观潮》微课视频,让学生结合文本叙述,用耳朵听一听潮声,用眼睛看一看涨潮的过程。在教学中,笔者从网上下载了钱塘江大潮的视频,并进行了深度编辑、加工,结合课文制作了“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段微视频。学生通过这种画面感、现场感十足的微视频,就会对钱塘江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景观有一种全方位、立体、直观的感受,这是一种“替代性的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信息化思维力带给教师的不仅仅是教学认知的变化,更多的是教学方式的改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移动录播、交互录播等技术打破传统教学的制约,让语文教学更具综合性、跨界性。

  二、利用微课指导教学,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技术力

  在微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具有信息化思维力,还要具有扎实的信息化技术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研发微课。微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为解决语文教学“疑难杂症”而存在的。在微课研发过程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对教师良好信息化技术力的考量。从这个方面来说,信息化技术力是语文教师研发微课的关键。

  例如,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一文,纯粹的文字描述是不能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的。因此,如何借助微课视频让学生领略大海深处的壮观景象,感受海底世界的奥妙之处,这就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从电视、网络中搜集了一些视频资料,通过加工、整合、完善制作成了精美的微课视频,向学生展示了海底生物的形态,展示了海底生物的丰富性,将一个个海底生物聚焦、放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们是如何生存、如何觅食、如何保护自己的。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视频的剪辑、整合、格式转化等无不体现着教师较强的信息化技术力,教师只有借助多媒体技术才能使搜集的素材满足教学需求,将好的教学设计、蓝图转变为学生可感知的现实。

  设计、研发微课关键在于微视频的制作,而微视频制作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信息化技术力,这种技术力是全方位的,包括素材的采集力、加工力、审美能力等。当然,更离不开教师的语文教学理念,它是微课教学设计、研发的灵魂。

  三、利用微课开阔视野,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整合力

  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是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能力,其不仅包括信息化思维力、技术力,还包括资源的整合力。整合力是处理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微课与学生已有认知、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等诸多关系的能力。因而,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整合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例如,在讲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一课时,由于大多数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了解甚少,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图文结合地制作成微课视频,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强大的整合功能,拓展、延伸课文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放大微课的使用效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补充相关素材,让微课内容得以拓展、延伸,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提升他们的信息化素养。

  总之,只有将微课与信息技术无缝对接,并将其充分渗透到语文教学设计、研发过程中,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拓展,语文教学的质量也能够得到一定的提高。

  (作者单位 陕西省汉中市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