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建设,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取得长足进步。但疫情期间,在线学习以居家为主,依靠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来自家庭、村庄或社区,而非学校。

/></p><p >  <span style=在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康家会镇新开岭村,高三学生李彦昀在家里跟着网课学习。

  新华社记者 曹 阳摄

  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教育信息化、在线教育被推向“停课不停学”前沿,成为延迟开学期间开展线上教学、维系家校联系必不可少的措施。随着教室线下教学转向家庭线上教学,物理接入、信息素养等方面存在的教育数字鸿沟引发各方关注,亟待采取有力措施弥合填补。

  经过多年建设,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取得长足进步。但疫情期间,在线学习以居家为主,依靠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来自家庭、村庄或社区,而非学校。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9年6月,我国非网民规模5.41亿,其中农村地区非网民占比62.8%。受缺少上网设备、网络未覆盖、带宽流量费用负担等因素制约,部分农村偏远地区学生仍处于“脱网”“半脱网”状态,无法正常开展在线学习、尤其是视频学习。一些孩子爬房顶、登山顶、蹲菜地、搭帐篷,追着信号看视频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每一个受影响的学生是否有机会接受疫情期间的“正常”教育,决定着社会公众对教育公平的认知和判断。

  此外,我国教师之间信息素养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代际差异和个体差异。作为“网络移民”一代的教师所采用的教育教学模式,与作为“网络原住民”一代的学生群体习惯和乐于接受的知识获取与互动交流方式也存在显著差异。这都给在线教育的开展带来了挑战。

  可喜的是,疫情期间所呈现出的数字鸿沟,已得到各个方面的积极应对。政府、企业、学校加强纵向联动与横向协作,乡村发挥“神经末梢”社会治理作用,教师也在激发自身学习信息技术内在动力。

  针对物理接入鸿沟,教育和工信主管部门、学校和运营商迅速开展精准帮扶——启用“直播卫星+教育”模式,通过直播卫星播发空中课堂学习资源;通过赠送爱心补助流量、借调资助上网终端、安排上网专用场地等形式,满足基本上网条件;持续加大宽带网络和基站建设力度,落实贫困家庭带宽提速和手机流量减免政策。

  针对信息素养鸿沟,教育部提供在线教学能力培训资源包;各地学校组织开展在线教学培训;厂商企业强化信息化支撑,保证服务不“掉线”;教师群体积极开展自学互学,66岁的北大阎步克教授、90岁的北航陈光教授、95岁的清华张礼教授都在疫情期间开设了直播课程,他们用实际行动表明,年龄并不是学习信息技术的障碍。

  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考验,也是一场无法充分准备的压力测试。弥合教育数字鸿沟绝非一时之功,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疫”。期待疫情过后,诸多“应急之举”成为“常态之策”,教育数字鸿沟化为数字机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加快发展,教育信息化以更坚实基础、更强劲动力支撑引领中国的教育现代化。

  (作者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