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

  一块屏,可以改变什么?

  它让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杨芳教育扶贫的脚步走得更远。曾经,她做梦都想不到自己能给1000多个贫困县的教师上课,现在,她需要做的,只是打开电脑。

  早在2013年,教育部就启动实施了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建立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建设了两期课程资源。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标准也随之改变——4月2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并提出了每人5年不少于50学时,其中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50%等具体要求。

  这被视作是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新国标”。“相比于‘1.0’,此次意见将培训对象从一线教师转向中小学校和关键人群,培训模式从自主选学、混合式研修到实践能力导向的学习,更注重课堂实效。”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闫寒冰如此评点。

  痛点:重教师个体学习、轻学校整体应用

  问诊:整校推进,校长变身首席信息官

  能力提升工程实施以来,类似上述改变时时在发生。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该工程共培训全国中小学教师1000余万名,基本实现了全员培训。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工程实施中也暴露出不少短板。

  “老师想要掌握信息时代的科学技能,一是要有足够的信息素养,在教育教学环境中需要用到的装备能熟练操作,用技术手段为自己的教学提供准备;二是要在教育教学环境中用好这种技能,在课堂中对学生要能够用信息化装备教好学生,在日常教学、教研活动中会用这些装备去沟通。”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表示。

  但在实际中,闫寒冰却看到很多学与用未能紧密结合的情况:“能力提升工程实施以来,教育主管部门开发了庞大的培训课程库,但以往培训主要更关注教师个人能力提升,老师们一般感兴趣什么就选什么。比如老师对微课程感兴趣,就学了,可学校并不具备推进 助推教育领导力和教育教学能力示范培训。通过迭代开发、优化升级,不断汇聚智能化教育管理与教学优秀示范案例,完善研修课程,融入最新技术内容和应用成果,形成产、学、研、培、用一体的多方协同参与机制,打造智能化教育领航名校长、名师。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