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条网线、一台多媒体一体机、一名教师,几所学校的学生就能同上一堂课,这是漳县推行“阳光课堂”联盟教学模式的一个缩影。在该县,参与这种教学模式的学校还有90多所。
“打花巴掌的,一月一,我们从小爱学习……”在甘肃省定西市漳县武阳镇西街小学二年级(1)班的课堂上,该校教师王萍正在上音乐课《打花巴掌》。与此同时,在武阳镇中岭村教学点、大草滩镇小林村教学点,孩子们通过大屏幕,也随着王萍的节奏,边唱边做着动作……
通过一条网线、一台多媒体一体机、一名教师,几所学校的学生就能同上一堂课,这是漳县推行“阳光课堂”联盟教学模式的一个缩影。在该县,参与这种教学模式的学校还有90多所。
漳县位于甘肃省中南部,地处西秦岭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由于经济条件落后,教育基础薄弱、教学资源不足,特别是一些农村学校和教学点的音乐、美术、英语等学科教师短缺,课程无法开足开齐。为此,家长们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城里上学。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今年4月以来,漳县教体局积极响应定西市在全市推行“阳光课堂”的号召,在全县范围内探索实施“阳光课堂”联盟教学模式,即利用学校的电脑、摄像头、无线话筒等多媒体设备以及一体机等终端设施,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建立起直播课堂,形成了线上专业老师和线下助学老师相互合作的“1+N教学模式”,“双师”同时完成教学,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三岔学区狼儿山教学点位于漳县北部,全校只有1名教师、30名学生。在以往,学生们的音乐、美术等课只能通过光盘进行教学,或者听听音乐、看看书。得益于该县推行的“阳光课堂”联盟教学模式,如今的狼儿山教学点,不仅开齐开全了音乐、美术课,而且都是专业教师授课,课堂充满了活力。
而对于农村教师们来说,“阳光课堂”联盟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走教、送教模式的时空和距离限制,可随时随地与名师交流、沟通。大草滩学区铺里小学教师马凯霞说:“这种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方式比观摩、听课要好得多。在不知不觉中,发现了自己在专业技能和知识上存在的不足,逼着自己去认真学习中心学校老师们的教学方法。”
截至目前,漳县已建成直播室15个、观课室90个,有6个学区的30所小学和10个教学点以及8所九年制学校、7所县直小学推开“阳光课堂”联盟教学模式,参与学生达到18000余人。同时,组建了50人的主播团队、202人的助学团队和20人的助教团队,并在此基础上开设了音乐、美术、书法、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英语等课程,实现了试点学区、学校“阳光课堂”联盟教学全覆盖。
如今,在漳县,越来越多的农村师生正在从“阳光课堂”中体会到实在的获得感。
漳县教体局局长张小军说,“阳光课堂”的扎实推开,使得乡村学校师资不足的压力得以缓解,以前开不了、开不齐、开不足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促进了区域内教研、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综合素养普遍提高,乡村学校有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