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面临严峻挑战,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人们对未来,对未来的教育充满着憧憬和期望,对未来教育有着许多畅想。

788116_wuy_1535443331841_bjpg/></p><p >  <span style=近日,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在小熊实验室开展“人工智能小课堂”活动,学习程序编写、机器人操作,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图为海港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师李轶雄在讲解如何编写智能程序。曹建雄 摄

  随着时代面临严峻挑战,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人们对未来,对未来的教育充满着憧憬和期望,对未来教育有着许多畅想。

  对未来教育不同专家有着不同的看法。比尔·盖茨曾经说过:21世纪学校形态将根本改变。但也有专家说,如果将现在的人冷冻起来,100年以后再使他复活,他到处好奇地观看,对周围的环境都不认识了,但是走到一个地方,他说我认识,那就是学校。就是说,未来即使社会各个角落都变了,学校也难改变。

  我想,现在关于未来教育和未来学校有着许多不同见解。

  一种是理想主义。 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技术都将发生巨大变化, 的使用,也可能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法国国民议会在今年7月30日通过关于禁止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法案,今年9月1日起生效。

  我们可以畅想遥远的未来教育,但更需要从现实出发,探索通向不再遥远的未来的道路。对未来教育的研究应当坚持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未来教育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探讨适应未来世界发展变化的相对理想的教育。

  未来是没有时间边界的,但研究未来教育应该是有时间边界——我想中国的阶段性研究可以确定在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的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的时间范围内。

  未来是没有空间边界的,但研究未来教育应当有空间边界,中国未来教育的研究,应该强调中国自身的特性,要对“两个一百年”期间,特别是至2035年的中国教育开展研究。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未来教育是在现实教育基础上通过教育改革逐步形成的。

  不再遥远的未来,应当把重点放在未来教育能够保证每个孩子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实现普及与条件的协调。 使基础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全部是在具备良好办学条件的前提下完成。

  实现个性与共性的协调。 有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能为每个人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奠定基础。不将共性与个性割裂。

  实现公平与选择的协调。 创造良好的环境,形成良好的机制,既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又为国家科技和人文领军人才脱颖而出奠定基础。不把公平与选择割裂。

  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协调。 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为提高国民素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奠定基础。不把学校和社会割裂。

  实现技术与实效的协调。 要将先进技术融入教育的过程,实实在在地增强教育普及和提高的能力。

  期待不把技术应用与教育实效割裂

  正如2015年9月15日,OECD(国际经合组织)发布的全球首个15岁学生数字化技能评估报告——《学生、计算机与学习:促进彼此联系》中指出:尽管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越来越普及,但是这些技术并没有广泛应用于正规教育。另外,即使在ICT广泛应用于课堂的国家,对于学生成绩的影响也喜忧参半。实际上,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结果显示,即使在信息技术教育投入巨大的国家,学生的阅读、数学或科学成绩也没有显著提高。

  这说明,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绝不是简单地将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加到互联网上,不是物理变化,而应当是化学变化。技术可以放大杰出的教学,但是再伟大的技术也不能代替平庸的教学。

  沃尔特·艾萨克森在《乔布斯传》中说: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未来。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面对未来教育的理想,需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同时又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策略。走向未来的教育改革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艰苦的渐进的动态过程,充满着矛盾和困惑,充满着不同观点的争议,充满着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阻力,需要改革的担当和勇气,需要改革的决心和智慧。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