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武县紧紧围绕“强化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工作目标,突出设施建设和融合应用两个重点,强化投入,精细管理,活动助推,认真实施“三大工程”,提升教育信息化管理应用水平。

  近年来,长武县紧紧围绕“强化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工作目标,突出设施建设和融合应用两个重点,强化投入,精细管理,活动助推,认真实施“三大工程”,提升教育信息化管理应用水平,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高起点定位 实施信息化发展水平提升工程

  长武县始终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全县上下以“一盘棋”的态势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要求,每年都将教育信息化发展列为教育发展重点内容,召开教育工作会专项安排信息化建设工作,每年都有新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落地,以强有力的态势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

  ——顶层设计强化保障。始终把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每年县财政拨付的教育经费都列支一定比例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出台了《长武县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考评细则》等刚性文件,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县教育局均将学校信息化建设经费保障、设备应用、信息化教研创新等工作纳入316工程评估等重大督导工作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将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纳入职称评聘、评优考核体系,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精细管理打造特色。县电教中心每学期都抽调科室人员和教研员、技术人员组成督查组,对所有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全面检查,涉及学校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经费保障、设备管护应用、“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活动开展、教育宣传等多个方面,既督查问题强整改,又挖掘亮点强宣传,打造特色强推广。

  ——服务一线方便教师。定期不定期召开一线教师座谈会议,广泛收集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台账逐一整改落实,以满足基层校园和一线教师的需求。识清底子,找准症结,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开展工作。

  高精度培训 实施信息化素养提升工程

  不断强化全员培训、专题培训和骨干培训,引导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与教育观念的更新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途径。

  ——优化培训模式。围绕“骨干引领、带动全局、全员培训、多层培训”的目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一带多”、线上与线下结合、集中与自学互补的方式扩大培训规模、优化培训层次、提升培训效果。

  ——遴选培训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拔有责任心、组织能力强、业务技能精的骨干教师和技术人员带任务参加县级以上集中培训,并形成制度。先后组织校长、教师外出培训或邀请专家来长开展教育技术能力、 系统;投资177万元,建设集视频会议、安防监控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大数据中心,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信息化+教学研究。确立了“科研先导、应用主体”的信息化教学研究工作思路,各学校、教师先后立项、结题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省市县级课题40多个。各校扎实开展信息化手段下的“照镜子”活动,充分利用录播教室录制课例、教研活动等,通过回放节目,引导教师自查不足,互相学习借鉴,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强化名师带动引领,建设以省级学科带头人曹亚妮、特级教师刘小华、省市级教学能手代云、李虹和技术人员朱玉龙、王彦博等为主要成员的县级教育信息化名师库,定期开展教学沙龙、送教下乡、送培到校等活动,达到示范引领,整体提高的目的。

  ——信息化+技能竞赛 扎实开展“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活动,充分利用“国家”“省级”两平台晒课,两年来先后评选出480余节部级或省市县级优课。初中85%以上学生也能利用省级平台开展网络学习。组织师生积极参加中省市县举办的各类技能展示活动,涌现出了常娟娟、李焕等一大批应用能手和技能人才,任莹莹、薛大千等多名教师在全国教育信息化说课大赛、省市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教学设计大赛、微课大赛中获奖,有效发挥了信息化设备的辅助功能,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信息化+家校合作。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了两轮“家校共育、携手圆梦”学生家长系列培训活动,采用现场培训+网络直播的形式,线上线下培训学生家长10万人次。昭仁中心小学、实验小学充分利用校园电视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暑假前适时播放安全警示教育片、防溺水宣传片;家长会时,在线直播学校校长致全体学生和家长的一封信;昭仁中学、实验中学等校网络直播运动会、校园艺术节等重大活动,家长只用扫描二维码,就可在手机上观看实况,促进了家校沟通。

  ——信息化+教育宣传。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多元应用,营造良好教育发展舆论环境。长武教育公众号发布量和阅读量多次在全省教育部门微信公众号数据排名中位居前列。各校园利用企业号、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班级群等平台,推介学校特色亮点工作,共享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教学资源多样化、师生学习便捷化的目标。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