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连片贫困地区涉及云南省10个州市(德宏、红河、临沧、大理、楚雄、普洱、怒江、保山、西双版纳和丽江),是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要边贸区,是走向东南亚的关键链接区。

639003_zhangp_1517294398027_bjpg/></p><p ><span style=云南芒市课堂上孩子们正在用平板电脑学习。 (资料图片)

  滇西连片贫困地区涉及云南省10个州市(德宏、红河、临沧、大理、楚雄、普洱、怒江、保山、西双版纳和丽江),是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要边贸区,是走向东南亚的关键链接区。由于山区较多,交通不便,导致滇西片区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我国内陆地区比较低,是教育实现现代化的短板区域之一。同时,由于该地区少数民族居多,语言不通,双语教师欠缺,吸引优秀教师难度大,导致教育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伴随着信息技术走进教育领域,在教育部全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的背景下,滇西连片贫困地区迎来了教育脱贫的契机,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大面积提升滇西片区的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教育脱贫拔除穷根,加速推动滇西片区县域经济文化的发展。

  为此,课题组启动了滇西连片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大调研,调研对象覆盖滇西连片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7026人,有效数据100%。具体情况:从学历上看,滇西片区的教师学历指标已达到国家标准,本、专科学历教师比例达到95.9%;从教龄上看,中青年教师成为师资队伍主体,1—5年教龄的占29.9%,6—15年教龄的占25.9%;从所在分布区域来看,乡镇、村级学校的教师占71.8%,县、区、市内的教师占22.3%,城郊接合部的教师占5.9%,选取的教师调研群体适合分析教师精准扶贫的实情。在参照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基础上,课题组构建了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60个监测点,其中一级指标专业品质与理念包含个体专业素养、与学生关系、职责与规章、交流与合作,专业知识与技能包含信息化教学理解、学科和课程、成绩和多样性,专业实践与评估包含教学计划、课堂教学、评价与反馈、学习环境、团队协作,学习与发展包含自主学习、反思与改进。通过对调研数据的科学分析和研判,课题组确立了教育精准扶贫的关键点在教师,并提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第一点、拓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

  滇西片区高级教师与骨干教师的比例偏低,意味着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不足。高级教师和骨干教师比例较低,需要大面积提高教师专业培训。教师职称在中教一级(包括小学高级)及以上的有3346人,占教师总数的47.62%,各职称层次的教师都有一定比例。一般教师有6233人,占比为88.71%;区级及以上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有793人,占11.2%,被调查教师中一般教师占大多数,他们的专业成长空间非常窄小。

  第二点、减轻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

  滇西片区由于教师数量相对不足,特别是英语和艺体类教师欠缺,导致不少教师兼课,加重了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负担。调研数据显示,每周课时节数16节及以上的教师比例为57%,课时节数11—15节的教师比例为33.7%,两者加总为90.7%。当教师承担周课时节数过多时,加上学校对教师考核项目较多,不利于教师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反思。

  第三点、加速普及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

  教育信息技术是教育新时代的一种标志,教师技术应用水准低直接阻滞教育现代化进程。据调查,近年来,通过加大投入,76.46%的学校配置了多媒体设备(电子白板、投影仪等)的辅助教学工具。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等级中,没有资格证书的教师占41%,一级的占29%,二级的占20%,三级的7%,四级的占3%。习惯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的教师占29.9%,在课堂导入环节中经常使用数字资源(如视频、动画、演示文稿、学科工具)的教师占41.6%。很显然,滇西片区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还停留在比较低的发展阶段。

  第四点、强化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

  滇西片区的教师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观点,约有56.1%的教师不认可。可见,该类地区的教师对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认识不够,加之对“教学质量就是考试成绩”的狭隘认识,所以还是过多相信传统的“粉笔+黑板”是提高成绩的最有效工具,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同样,在“教师是否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并不影响对学生的培养”的选项中,只有33.4%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意味着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作用被低估。

  第五点、树立教师的网络品德意识

  网络是没有边界的,由于缺乏监管和相对隐形,网络空间中个体容易游离于道德规范之外。教师的网络信息品德成为培育学生网络道德的首要制约因素。据调查结论分析,63.5%的教师关注学生应用网络信息的品德,“在学生作业涉及引用他人观点、材料时,教师会强调他们注意规范地注明引用材料的出处。”69.06%的教师已经关注到网络空间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暴力,开始采用一些具体的策略帮助学生避免侵扰。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网络教学,因材施教理念也得以落实。

  第六点、创新教师激情与能力培训相融的渠道

  伴随着各地教育现代化浪潮,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也越来越丰富。在信息化领域,教师对应用技术开展教学的愿望很强烈,占比达到69.2%;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与支持专业发展的教师达到72.4%;66.4%的教师意识到信息技术在讲解、启发、指导、示范等教学活动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和策略。不过,仍有46.3%的教师不习惯使用信息化工具(学校的试卷系统)来编写教案和编制试卷。这意味着在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上要具体化,切合教师的教学实践需要,才能有机地把教师应用技术的激情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实实在在地为教学服务。

  第七点、加强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开展教学实践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效果,关键是使用恰当。调查数据显示,32.7%的教师在备教案时不习惯在网上查阅教学素材和材料,32.5%的教师每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的次数多,33.9%的教师每周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数字教育教学资源的次数多,84.5%的教师没有使用过在线测试系统辅助开展学生练习和测验,66.2%的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经常需要同事(或技术维护人员)帮助准备好设备。在最基本的教学使用基础上,滇西片区中小学教师呈现出整体性的技术使用频率低,应用深度不够。

  第八点、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拓展教学资源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充分发挥不同教师个体智慧的最佳途径之一。这一点,滇西片区的教师存在困境,通过多个体的合力去拓展资源的能力不足。调查显示,46.4%的教师不能运用信息技术打破教材中课时或单元的限制,设计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64.9%的教师不知道什么是网络教学空间,也不知道网络教学空间具体能用来干什么;76.6%的教师不知道怎样构建、使用与维护网络教学空间;56.6%的教师不会应用网络平台或软件支持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

  第九点、提高教师创新性地应用技术的能力

  教师应用技术布置作业和获取新教学资源能力不够。突出体现在:40.1%的教师熟悉使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做出有效的个性化教学安排;32.9%的教师善于加工制作有效支持课堂教学的数字化教育资源;23.1%的教师善于运用教师空间平台为学生设计家庭作业或课外作业;59.4%的教师可以不依据课标、教材、学情及技术条件而能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数据可发现,贫困地区的教师根据教学习惯能采用一般的教学方法去解决问题,而在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提升教学效果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第十点、提高教师课堂互动和反思能力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及时性和灵活性,没有被教师充分使用。调查显示,49.6%的教师在信息化学习过程中不能收集学生反馈信息,有效调整教学行为;70.8%的教师缺乏具体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在线合作、在线交流、在线反馈的成效;55.7%的教师在学生利用技术资源开展自主学习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及时准确地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这些教学中的具体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师生互动以及教学反思的能力有待提高。

  第十一点、提高教师自我评价教学的诊断能力

  自我评价教学是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效能的有效途径。教师如果不能主动地正确运用这种方式,其教学水平的提高将会非常慢。调查结论显示,64%的教师不了解一系列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法,包括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62%的教师不能根据学习目标科学设计并实施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案;39.9%的教师没有尝试利用技术工具收集学生学习成就、进步和发展等反馈信息,发现教学问题并加以改进。同时,仅有29.1%的教师会有意识地比对学习目标设计评价方案,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实施起来;仅有28%的教师已经在教学中使用了国家或地方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第十二点、提高教师的网络培训成效

  滇西片区的中小学教师参加过网络支持下的教师研修,32.6%的教师认为没有多大收获,44.3%的教师认为收获一般;33.8%的教师虽然认同混合学习的方式,但并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好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结合。这类型的教师网络培训效果不好,难以实现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常态。这就导致仅有24%的教师曾经在网络环境中开展过有深度的协同备课、经验分享、课例研究、专题研讨等专业发展活动;仅有26.7%的教师尝试利用技术工具开展练习、测验等工作,提高评价工作效率。从隐性层面来分析,这种结果既包含教师本身缺乏运用较深层次网络学习资源的能力,也包含了缺乏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教学资源来提高教学效率的能动性。

  第十三点、加强教师服务学生发展的数据意识

  课堂教学形成的网络交互数据,是教师提高服务学生的重要载体。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22.3%的教师尝试利用网络交互数据支持并指导学生反思他们的学习;22%的教师尝试利用网络交互数据鉴别学生的进步和新的学习需要;30.1%的教师尝试建立学生学习电子档案,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支持。从这些数据来看,滇西片区中小学教师能实现这一点的都是非常优秀的教师。通过座谈发现,这类型的教师基本都分布在中心城区的优质学校中。今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既要继续培育这批教师作为示范者;也要加大力度,采取教师互助结对的形式,扩大教师使用网络交互数据的覆盖面和服务能力。

  第十四点、鼓励教师营造网络教学空间

  目前,教师信息化培训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其中,校级培训排名第一,占比达到38.2%;区县级信息化培训比例达到27.1%;州市级信息化培训达到14.5%;省级信息化培训达到10.6%,国家级信息化培训比例达到9.6%。经过近年来的培训,教师开始利用信息技术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调查显示,已有33.3%的教师能利用信息技术与专家和同行建立并保持业务联系;41%的教师依托网络学习共同体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促进师生互动发展。

  第十五点、建立片区信息化支撑的教师专业成长监测机制

  以区域为单位,初步形成教师基础数据、调研数据、专家分析数据三位一体的基线数据库,采用第三方的信息化支撑的教师专业成长监测指标体系,开展监测,完善教师专业的长效发展机制。

  (作者吴景松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该文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所级个人项目“多民族边境县域的教育综合改革模式研究——以云南芒市为例”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YI2016002)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