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计算机及其网络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目前正向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人类生存与实践的主导方式。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传统教育模式及学习范式必将经历一场系统性的革命。
以计算机及其网络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目前正向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人类生存与实践的主导方式。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传统教育模式及学习范式必将经历一场系统性的革命。
事实上,未来已来。目前“ 等领域都体现出了积极的开放态度和创新精神。如何在此基础上推动未来教育的开放、融合和个性,将为中国在未来能否为“人类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提出更有力的挑战。面向未来的中国教育,应借技术之红利对传统教育框架进行一些重要突破,以更主动地引领世界教育变革的浪潮。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便是推动办学资源开放化,从传统的学历学位市场模式向课程市场模式转变。传统办学模式下,学历学位市场模式占据着主流地位。前几年风靡一时的慕课,之所以一直无法取得更加突破性的进展,便是因为这些学分很难得到学校认可,不能达到给予学位的要求。因此,应该对现有的教育认证制度进行更新。只有在认证制度上取得突破,学生学习才不再局限在固定的班级和学校,而是基于互联网自由组构的学习时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组合拼图式的课程菜单。当传统学校的角色受到课程市场模式的实质性挑战并发生变迁,教育领域才会真正产生一场席卷全球的“颠覆式创新”。
几年前,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引发的中式教育与西式教育孰优孰劣的大讨论余温未了,如今,技术变革将在很大程度上抹平文化差异,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球化变革趋势将不可避免。“互联网+”时代“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使得“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具备思想基础和技术条件。“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使师生关系、教育机构与学习者的关系发生根本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性将得到更加充分表现。
当我们在谈论未来时,未来已来;当我们讨论教育的变革时,变革已至。面对席卷而来的未来浪潮,我们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务实精神和开放姿态去迎接未来教育的到来。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研究员 陈先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