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成为热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已进入普及发展阶段。

  随着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成为热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已进入普及发展阶段。

  一、硬件、设备、环境影响

  在硬件环境构建时考虑不当,极易导致课堂上频发故障,影响教学的进度,几次三番的挫折经历会让教师形成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教学的畏难心理:对整合方面的研究采取敷衍或逃避的态度。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采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1.硬件教学环境的合理构建。信息技术硬件环境初始构建时,帮助实验学校细致周密的计划,设计易于师生操作,方便学生之间协作、学生和教师的信息交流和教师课堂的组织管理的信息化硬件环境,严把硬件设备质量关,消除学科教师对使用教学设备的后顾之忧。

  2.对网络环境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对学校网络硬件机器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对教学软件和环境及时更新升级,确保网络的安全畅通。使其时刻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多方面多形式提高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服务教学的积极性。

  二、针对性资源匮乏,教师负担加重

  有了合理的硬件环境构建,教师缺乏可用的教学资源,教师就需要额外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在资源收集整理和课件制作上,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量和工作负担,教师长期处于疲惫状态,影响了教师课堂教学的精力,不能够保证充沛的精力优化实施课堂教学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将资源输入数据库,在网络环境下共享,使用时,教师只要根据自己的设计需要对现有的资源进行选择和创新改造即可,能将自己的教学重点放在教学设计创新的教学模式探索上。

  三、目前教育信息素养的缺欠

  硬件设备再完善,资源再丰富,如果学科教师不会熟练操作各种教学硬件,不能对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的修改,或者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不具备自主学习或是协作学习的技能,缺乏一定的信息素养,对信息素养水平估计不足,也是我们必须注意的问题,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以帮助教师更好的应用教育技术,努力使教师能象使用传统的教学工具一样熟练的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设备。培养教师利用网络收集、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在课题初始阶段,组织信息技术能力的相关培训,包括如何制作幻灯片课件、网页课件的设计和开发等。

  反复在教学实践中进行验证,总结,完善,再上升到完整的理论。再运用于课堂教学,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完美整合。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